光之花:花卉如何形塑排燈節的靈魂

當暮色籠罩印度,大地上萬盞油燈閃爍之際,另一種光也悄然綻放——不是火焰,而是花瓣。金盞花串成的花環、漂浮在水碗中的玫瑰、夜空下瀰漫的茉莉香氣,讓家園化作色彩與芬芳的殿堂。
這就是排燈節(Diwali)花卉的世界——在這個光明節慶中,大自然的花朵既是供奉,也是一種藝術。


芬芳與信仰的季節

在印度傳統中,花不僅僅是裝飾——它們是活的祈禱,象徵著純淨與重生。
在慶祝勝利、繁榮與新生的排燈節裡,花卉成為連結人間與神聖的橋樑。

從德里的花市到南印度的寺廟庭院,節日前夕的街頭充滿花香與喧囂。
小販手中不停穿線,將一朵朵金盞花編成金橘色的花環,空氣中瀰漫著泥土與陽光的氣息——提醒著人們,節慶的開始源於土地。

「金盞花是喜悅的顏色。」瓦拉納西的花販蘇妮塔·德維說:「人們買它,不只是為了神明,也是為了讓家充滿生氣。」


金盞花:永不熄滅的火焰

若要為排燈節選一朵代表之花,非**金盞花(Tagetes erecta)莫屬。
明亮如朝陽,它象徵能量、繁盛與祝福。
印度人相信,這抹金色能吸引
財富與幸運女神拉克希米(Lakshmi)**進入家中。

金盞花花環垂掛於門框、環繞油燈,甚至為**蘭戈里(Rangoli)**圖案描邊——這種以彩粉與花瓣繪成的地面幾何圖,既是裝飾,也是一種精神象徵:一圈花火牆,阻擋負能量的入侵。


蓮花:神聖的象徵

若說金盞花帶來溫暖,那麼蓮花則帶來寧靜。
它出淤泥而不染,象徵著純淨與覺醒
在印度神話中,財富女神拉克希米常被描繪為立於蓮花之上,散發著豐饒的光芒。

在排燈節的祈福儀式中,信徒會在女神像前供奉新鮮蓮花,或點燃蓮花形油燈,以回應她的神聖姿態。
「蓮花教會我們超越黑暗而綻放,」金奈的藝術史學者米娜克希博士說,「這正是排燈節的真諦。」


花語的交響

在印度,各種花都有屬於自己的語言。

  • 玫瑰象徵虔誠,香氣縈繞寺廟與聖水碗間。
  • 茉莉以潔白小花帶來平靜,常見於夜間祭典或女子髮間。
  • 菊花色彩鮮艷,代表喜悅與長壽。
  • **扶桑花(朱槿)**艷紅如火,供奉給象徵力量的女神迦梨,提醒人們——在歡慶之中仍須敬畏剛強。

這些花共同織出一幅活的馬賽克——信仰、色彩與香氣交織的生命畫布。


永續的花瓣

近年來,一場靜悄的革新正悄然萌芽。
越來越多有環保意識的社群,開始重新定義花卉的使用——將祭祀後的花瓣堆肥、提煉成天然染料或香品。
在普納與瓦拉納西等城市,組織回收寺廟花卉,賦予它們新的生命。

在氣候變遷的時代,這些行動喚醒古老的智慧:節慶不僅敬奉神明,也該敬重大地。


活著的排燈節

當第一盞油燈點亮時,印度各地的家屋都化作花園。
花瓣鋪滿門階,金盞花花環在晚風中搖曳,茉莉香氣漂浮在夜色裡。

花,如同光,一直是排燈節的靈魂——短暫卻永恆,柔軟卻神聖。
它們提醒人們,美與信仰往往源自同一根根莖:那是連結、感恩與重生的渴望。


在排燈節的語言裡,光照亮眼睛,而花——照亮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