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引人注目的植物多樣性源自於其獨特的地理環境-一個綿延近3000公里的群島,從亞北極地區延伸至亞熱帶地區,山地地形造就了多樣的微氣候和海拔帶。這種與世隔絕的地理環境孕育了非凡的特有性,日本約40%的維管植物在地球上其他地方都找不到。幾千年來,日本人民與本土植物建立了親密的關係,將花卉融入藝術、詩歌、宗教、季節性慶典和日常生活中,這些方式至今仍在塑造日本的文化。
本指南按縣探索日本的本土花卉,頌揚世界上植物最豐富的溫帶地區之一以及人與植物之間深厚的文化聯繫。
北海道地區
北海道
蝦夷杜鵑(Rhododendron dauricum var. album)北海道的北部氣候孕育了這種白花杜鵑花變種,在早春,當冰雪仍覆蓋大地時,它們便會綻放出潔白的花朵。花朵在葉子長出之前,便會從光禿禿的枝頭綻放,每朵花直徑3-4厘米,擁有五片精緻的花瓣。這種落葉灌木生長在北海道各地的開闊林地、灌木叢和山坡上,高1-2公尺。開花時間通常在四月,此時氣溫幾乎不會超過冰點,這需要植物具備極強的耐寒能力。在北海道嚴酷的冬季,這種植物能夠存活下來,那裡的氣溫可能會降至攝氏零下30度以下,而前一個夏天形成的休眠芽會為它提供保護。當地阿伊努族傳統上將這種植物的開花視為春季捕魚季節開始的標誌。白色變種在北海道特別常見,而粉紫色變種則在東北亞其他地區占主導地位。這些花朵為新生的熊蜂和其他耐寒傳粉昆蟲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早期花蜜。秋天,樹葉在落下之前會變成美麗的黃色和紅色。
北海道百合(Lilium pensylvanicum)儘管它的拉丁名暗示其起源於賓夕法尼亞州,但這種鮮橙紅色的百合原產於包括北海道在內的東亞地區。它在夏季開出向上的杯狀花朵,直徑6-8厘米,花瓣基部附近有深色斑點。花朵簇生,每朵1-5朵,莖高50-80公分。該品種生長在北海道各地的草地、草原和開闊地帶,在充足的陽光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茂盛。傳統上,阿伊努人會採集其球莖作為食物來源,煮熟後富含澱粉,營養豐富。這種植物透過種子和球莖分裂傳播,有時在適當的草地上形成廣泛的群落。鮮豔的色彩和向上的花朵吸引了蝴蝶和各種蜜蜂。與許多百合不同,該品種耐寒、耐暴露和土壤相對貧瘠——這是為了適應北海道的惡劣環境。由於棲息地轉變為農業用地和球莖採集,這種植物在某些地區變得稀有。
蝦夷報春花(Primula cuneifolia)這種高山報春花在初夏北海道山區融雪後不久,會在短莖上長出一簇簇粉紅色至洋紅色的花朵。每朵花直徑1-2厘米,有五片缺刻花瓣和一個黃色的芽眼。植株形成緊密的蓮座狀結構,葉片呈湯匙狀,肉質,常覆蓋一層白色粉狀塗層(澱粉)。該物種生長在海拔1500-2500公尺的大雪山和其他山脈地區,棲息於高山草甸、岩石坡地以及融雪溪流附近,這些地區的土壤在夏季保持濕潤。日語植物名稱中的“Ezo”(蝦夷)前綴表明其原產於北海道——Ezo是該島的歷史名稱。這種報春花喜歡寒冷的冬季和涼爽的夏季,因此即使在北海道也只能分佈在高海拔地區。肉質的葉片和緊湊的生長形態使其能夠抵禦強勁的高山風和強烈的陽光。植物在夏末結籽後進入休眠期,在積雪下度過冬天。
知床紫羅蘭 (Viola brevistipulata)這種小型紫羅蘭是知床半島的特有植物,知床半島位於北海道東北部,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它在春季和初夏開出淡紫色到白色的花朵。每朵花的直徑為1-1.5厘米,具有紫色特有的五片花瓣結構,最下面的花瓣上長有深紫色的蜜導和一根短距。這種植物生長在高山和亞高山草甸,通常海拔800-1600米,那裡氣候涼爽潮濕。葉子呈心形至腎形,形成低矮的叢生狀。這種紫羅蘭是知床地區幾種特有植物之一。知床地區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鄂霍次克海的影響力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半島的孤立和多樣的地形促進了植物在相對孤立的環境中演化。保護這種紫羅蘭和其他知床特有植物的關鍵在於保護半島的原始棲息地免受開發和過度旅遊的影響。
薩哈林冷杉蘭花 (Platanthera fuscescens)這種地生蘭花在夏季會開出穗狀花序,顏色從棕綠色到淡黃色,生長在北海道涼爽的針葉林中。每朵花很小,直徑 1-1.5 厘米,有一個獨特的長距從唇緣向後延伸。花排列成鬆散的穗狀花序,莖高 20-40 公分。葉子呈披針形,每莖成對或多片。與許多地生蘭花一樣,該物種依靠土壤中的菌根真菌發芽和獲取營養,因此難以移植或栽培。它生長在冷杉和雲杉林下的深色陰涼處,那裡厚厚的苔蘚可以保持恆定的濕度。棕色的顏色和林地棲息地使它有別於許多更艷麗的蘭花親屬。授粉是由被花朵淡淡的香味吸引的小飛蛾和蒼蠅完成的。本種分佈範圍北至薩哈林島,南至本州山區。
Diapensia(Diapensia lapponica var. obovata)這種墊狀高山植物在初夏會開出五瓣小白花,緊貼著茂密的細小常綠葉片。每朵花直徑約1厘米,單生於極短的花梗上,略高於葉片。這種植物會形成極其緊湊的墊狀結構,可以緩慢擴展覆蓋岩石表面,高度不到5厘米,但直徑可達30厘米。該物種分佈於北海道最高山脈的高山地帶,通常海拔超過1800米,並分佈於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的北極和亞北極地區。墊狀生長形態在植株內部形成了一種比周圍環境更溫暖、更潮濕的小氣候,使其能夠在極端暴露條件下生存。單一墊狀生長極為緩慢,可能長達數百年。由於已到達山頂,該物種向上遷移的能力有限,因此容易受到踐踏和氣候變遷的影響。
東北部地區
青森縣
蟲玫瑰(Rosa rugosa)這種強健、枝繁葉茂的玫瑰原產於本州北部沿海地區,包括青森縣。它生長在沙質土壤中,耐鹽霧。其芬芳的深粉紅色至洋紅色花朵,直徑6-9厘米,從晚春到秋季反覆綻放,每朵花有五片花瓣(野生型)和許多黃色雄蕊。花後會結出碩大鮮紅色的果,富含維生素C,可持續到冬季。其濃密多刺的莖高達1-2米,透過吸根蔓延形成灌木叢,有助於穩定沿海沙丘。其葉片獨特-深綠色,紋理豐富,多皺(皺褶),因此得名。這種玫瑰從東亞引入後,已在世界各地的沿海溫帶地區廣泛歸化。其花朵散發著濃鬱的玫瑰香氣,具有典型的玫瑰香味,常用於製作玫瑰水、百花香和烹飪。果肉可製成茶、果醬和糖漿。在日本傳統醫學中,不同部位被用於不同的目的,但如今其主要價值在於觀賞性和生態性——茂密的灌木叢為野生動物提供了棲息地並控制了侵蝕。
奧入瀨流蘇蘭(Platanthera hyperborea)這種地生蘭花生長於青森縣各地的溪流旁和濕草地,包括著名的奧入瀨溪谷。夏季,它會開出穗狀的綠黃色花朵。每朵花很小,直徑約1厘米,具有獨特的流蘇唇瓣和距。花朵密集地排列在20-50公分高的莖上。葉子呈披針形,沿著莖的下部生長。這種蘭花生長在涼爽、常年濕潤的環境中,例如山間溪流旁、滲水區以及從低地到中等海拔的濕草地。奧入瀨溪谷是一條沿著清澈山溪的原始森林山谷,這裡氣溫涼爽、濕度高,岩石和土壤都覆蓋著苔蘚,為這種蘭花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地。與所有地生蘭花一樣,這種蘭花需要特定的菌根真菌,並且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從種子長到開花。綠色有助於花朵與周圍的植被融為一體,並由被淡淡的氣味吸引的小蒼蠅和蚊子進行授粉。
青森冷杉菊花 (Chrysanthemum zawadskii var. latilobum)這種野菊花在秋季開出粉紅色到白色的雛菊狀花朵,花朵直徑 3-5 厘米,9 月至 10 月在青森山區的高山和亞高山地區盛開。花朵由 15-25 枚舌狀小花環繞著黃色的盤狀小花,呈現出經典的雛菊外觀。植株高 20-50 厘米,葉片深裂,芳香。該品種原產於本州北部山區,生長在海拔通常超過 800 公尺的多岩石地區、草原和疏林中。晚花期使其成為準備過冬的昆蟲的重要蜜源。這是經過幾個世紀的選擇和育種而為栽培菊花的發展做出貢獻的野生品種之一。野菊花保留了一種簡單、自然的美,與複雜的栽培品種形成鮮明對比。這種植物非常耐寒,可以在積雪下的山區過冬。
Hackoda Lily(Cardiocrinum cordatum var. glehnii)這種美麗的百合花開出大朵芬芳的喇叭狀花朵,乳白色花朵內有紫色斑紋,排列成總狀花序,長於高達1.5-2米的莖稈上。每朵花長12-15厘米,下垂或水平,散發著濃鬱甜美的香氣。其基生葉龐大,呈心形(因此得名「心百合」),直徑可達30公分。此品種原產於北海道和本州北部(包括青森縣的八甲田山)涼爽濕潤的森林,生長在富含腐殖質的肥沃土壤中,且土壤陰涼。此品種為單生,需4-7年才能達到開花大小,結籽後枯萎,但鱗莖仍能繼續生長。種子扁平,呈紙質,易於風吹傳播。這種巨型百合需要非常特殊的條件,包括涼爽的溫度、高濕度、肥沃的土壤和防風——這些條件都存在於原始山林中。
岩手縣
南部布希三葉草(胡枝子)這種落葉灌木會開出大量豌豆狀的小花,顏色從玫瑰紫色到粉紅色,在夏末和秋季盛開。花長約1-1.5厘米,沿著拱形枝條腋生簇生。植株高1-2米,葉片為三葉(每片葉子有三張小葉),這是豆科植物的典型特徵。該植物原產於日本大部分地區(包括岩手縣)的灌木叢、森林邊緣和山坡,尤其與前南部藩(現為岩手縣的一部分)息息相關。它透過根瘤固氮,提高土壤肥力。秋季,花朵會在山坡上形成一層粉紫色的薄霧,在日本詩歌和藝術中,它被譽為秋天的象徵。萩草(學名:萩)是傳統的秋季花卉之一,曾出現在日本最古老的詩歌選集《萬葉集》。它耐貧瘠的土壤和充足的陽光,一旦種植,就具有強大的抗旱能力。開花後,它會長出豆科植物典型的小種子莢。
早青薊(Cirsium hachinoheense)這種高山薊是岩手縣早池山的特有植物,夏天會開出紫粉紅色的頭狀花序。這些花完全由盤狀小花組成(沒有像雛菊那樣的舌狀小花),形成類似薊的尖刺狀花朵,直徑為3-4公分。這種植物高50-100厘米,葉片多刺,深裂。該物種分佈在早池山脈海拔1500-2000公尺的高山草甸和岩石地區,該地區以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特有性而聞名。早池山是岩手縣的一座聖山,擁有許多其他地方所沒有的特有植物物種。這座山脈的與世隔絕使得獨特的物種得以進化。薊花在整個夏季吸引蝴蝶、蜜蜂和其他傳粉昆蟲。與許多高山特有植物一樣,該物種面臨氣候變遷、鹿的啃食以及在某些地區徒步旅行者過度踩踏的威脅。保育工作的重點是保護其所在的有限棲息地。
岩手鐵線蓮 (Clematis patens)這種攀緣藤本植物在春末夏初會開出大而艷麗的花朵,花朵有6-8片萼片(無真花瓣),顏色為白色、粉紅色或淡紫色。每朵花直徑8-12厘米,中心有明顯的黃色雄蕊。該植物透過纏繞支撐物攀爬,葉柄纏繞在支撐物上,最高可達2-3公尺。本種原產於本州中部和北部(包括岩手縣)的森林邊緣和灌木叢,喜半陰濕潤的土壤。它是日本大花鐵線蓮品種(在西方通常被稱為“Jackmanii”類型)的親本之一,這些品種經過數百年的育種而發展而成。野生品種比栽培品種更簡單、更精緻,但卻有著自然的優雅。花後會結出迷人的種子頭,種子頭有長長的羽狀花柱。在傳統醫學中,各種鐵線蓮都被使用,但它們含有刺激性化合物,需要小心處理。
宮城縣
宮城野玫瑰(Rosa multiflora)這種生長旺盛的攀緣玫瑰,或稱為攀緣玫瑰,在春末夏初開出簇生的白色小花,香氣濃鬱。每朵花直徑2-3厘米,花瓣五片,形成包含數十朵花朵的大圓錐花序。這種植物可以利用下彎的刺來攀爬3-5米,以抓住支撐物,或在缺乏支撐時形成茂密的灌木叢。此品種原產於日本大部分地區(包括宮城縣)的森林、林緣和灌木叢,在引進後已廣泛歸化到其他溫帶地區,並在北美部分地區成為入侵物種。花朵後會結出小而紅色的果實(直徑約6-8毫米),鳥類會取食這些果實,並藉此傳播種子。這種玫瑰是玫瑰育種中最重要的親本品種之一,它為現代玫瑰提供了抗病性和形成大型花簇的能力。在日本,它因其豐富的開花和野生動物價值而備受珍視。 「多花薔薇」(multiflora)的種名指的是每個花簇中生長的眾多花朵。
松島菊(Chrysanthemum japonicum)這種野菊花原產於沿海地區和島嶼,包括仙台附近的松島群島,秋季會開出白色到淡粉紅色的雛菊狀花朵,花朵直徑為 3-4 公分。花朵由 20-30 顆狹窄的舌狀小花環繞,周圍環繞著黃色的盤狀小花。植株高 30-60 厘米,葉片厚實,略帶肉質,可耐鹽霧。該物種生長在需要耐鹽性的沿海懸崖、岩石海岸和沙地上。松島灣擁有 260 個風景優美的島嶼,為這種植物和其他沿海植物提供了多樣化的棲息地。肉質葉子幫助植物保持水分並耐受鹽霧——這是沿海植物的常見適應性。與其他野菊花一樣,該物種為幾個世紀以來發展起來的複雜的栽培菊花貢獻了遺傳物質。晚秋開花,為遷徙的蝴蝶和晚季蜜蜂提供花蜜。
仙颱風鈴草 (Campanula punctata)這種風鈴草的花為管狀,下垂,內有紅色或紫色斑點,初夏時節懸掛於30-80公分高的莖上。花長4-5厘米,外層為白色至淡粉紅色,內有明顯的紫紅色斑點。其鐘形和下垂的習性可以保護生殖器官免受雨水侵襲。此品種原產於日本大部分地區的草地、林緣和草原,包括宮城縣的仙台地區,喜半陰濕潤的土壤。花內的斑點圖案可引導蜜蜂採蜜。該植物透過種子和匍匐根莖傳播,有時形成群落。葉片呈橢圓形至心形,邊緣有齒,沿莖排列。這種風鈴草的栽培品種很受歡迎,人們根據花朵大小、顏色強烈和植株緊湊程度進行選擇。品種名稱「punctata」指的是花內的斑點。
秋田縣
秋田富貴 (Petasites japonicus)這種多年生大葉植物在早春葉長出之前,會在粗壯的莖上開出一簇簇白色到粉紅色的小花,是一年中最早開花的植物之一。花莖(稱為蕗の薹)直接從地裡冒出來,是日本料理中著名的春季美味,人們收割後將其做成天婦羅或味噌湯食用,以品嚐其微苦而芳香的味道。開花後,會長出巨大的葉子,直徑可達 50-80 厘米,呈傘狀,莖粗可達 1.5 公尺高。這種植物生長在日本各地(包括秋田)的溪流旁、潮濕的森林和陰涼的山谷。巨大的葉子可以形成濃密的樹蔭,植物透過根莖蔓延形成廣闊的群落。在傳統的日本花園中,蕗因其大膽的葉紋而備受推崇。秋田以其巨型富貴花(秋田富貴)而聞名,這種花的葉片直徑超過1米,是日本溫帶地區最大的植物之一。秋田富貴花雌雄異株,雄花和雌花分別生長在不同的植株上。
鳥海薊(Cirsium chokaiense)這種高山薊是鳥海山的特有種,鳥海山是秋田和山形邊界上的一座神聖的層狀火山,夏季會開出紫色的頭狀花序。花朵直徑 3-4 厘米,完全由盤狀小花組成,形成了薊特有的尖刺狀外觀。這種植物高 30-60 厘米,葉子多刺,深裂。該物種生長在鳥海山海拔 1,600-2,200 公尺的高山草甸和火山碎石中,在地球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這座山的孤立和火山土壤促進了幾種特有植物的進化。與其他山地特有植物一樣,這種薊也面臨氣候變遷帶來的保育挑戰,氣候變遷可能會將適當的棲息地轉移到山頂以外的地方。整個夏天,紫色的花朵都會吸引山蝴蝶和大黃蜂。鳥海山的特有植物在國家公園邊界內受到保護,但監測仍在持續追蹤族群健康狀況。
秋田銀蓮花(Anemone debilis)這款嬌嫩的銀蓮花在春末夏初開出白色的花朵,萼片背面略帶粉紅色。每朵花直徑 3-4 厘米,有 5-7 片花瓣狀萼片圍繞著黃色的雄蕊。花單生於細長的莖上,莖高 15-30 厘米,從基生葉長出,葉分為三深裂節。該物種原產於本州北部山區的林地和森林邊緣,包括秋田,喜歡半遮蔭的涼爽潮濕環境。這種植物透過匍匐根莖緩慢蔓延。像其他銀蓮花一樣,花朵在夜間和陰天閉合,保護生殖器官。該物種是短命的,種子結出後,葉子會在仲夏枯萎——這是在茂密的夏季森林樹冠下生存的策略。嬌嫩的外表掩蓋了這種植物抵禦山區冬季的堅韌。
山形縣
紅花(紅花)紅花雖然並非嚴格意義上的本土植物(很可能是古代從中亞引進的),但在山形縣的栽培歷史已超過一千,是該縣的象徵性花卉。這種一年生植物會開出薊狀的頭狀花序,初開時呈黃色,逐漸變成橙紅色。花朵完全由管狀盤狀小花組成,直徑2-3厘米,夏季開放。植株高50-100厘米,葉片帶刺。江戶時代,山形成為日本主要的紅花產區,從紅花中提取的紅色染料因其用於絲綢染色和化妝品製作(尤其是紅唇膏)而備受推崇。染料提取過程耗費大量人力——花朵需要經過乾燥、發酵和加工才能呈現出鮮豔的紅色,這種顏色在歷史上比黃金還要珍貴。如今,出於文化和歷史原因,山形縣仍在保留紅花種植,並在花期舉辦各種節日來慶祝。種子還可產生紅花油,用於烹飪,傳統上也用於點燈。
月山百合(Lilium maculatum var. dauricum)這種高山百合生長於山形縣的山區,包括月山。月山是出羽三山之一,是修驗道的聖山。其花朵呈橙紅色,帶有深色斑點,直徑5-7厘米,呈杯狀向上開放。盛夏時節,花朵1-5朵簇生於40-80公分高的莖頂。該品種生長於海拔1400-2000公尺的高山和亞高山草甸,那裡氣候涼爽濕潤,生長季相對較短。鮮豔的色彩和向上生長的花朵吸引了蝴蝶和各種蜜蜂。球莖能夠儲存能量,使植物能夠越冬,並在融雪後迅速開花。月山晚雪的積雪形成了獨特的花期,有時七月的雪邊也會盛開花朵。聖山的地位為這些植物提供了一定的保護,但旅遊業的蓬勃發展也帶來了踩踏的壓力。
山形繡球花(Hydrangea involucrata)這種落葉灌木會長出精緻的花頭,由微小的可育花組成,周圍環繞著一圈艷麗的不育花,不育花的萼片較大,呈白色或淡藍色。花頭直徑 5-10 厘米,夏季開放。這種植物在本州(包括山形)山區的森林下層和陰涼山谷中生長,高 50-100 公分。每個花簇(總苞)下的雙環苞片是該物種的名字來源。這種繡球花喜歡深蔭、濕潤的土壤和涼爽的溫度——山林中的條件。與更常見的繡球花(H. macrophylla)不同,這種繡球花更加精緻,需要遮蔭。花色會隨著土壤 PH 值而變化,但這種繡球花對 PH 值的敏感度不如一些繡球花。它是日本山區原產的幾種繡球花之一。
福島縣
福島櫻桃(Prunus jamasakura)這種野櫻花樹在春天會開出樸素的五瓣花,顏色從白色到淡粉色不等,與青銅色的葉片同時綻放——這與更著名的染井吉野櫻不同,染井吉野櫻是在光禿禿的枝頭上綻放。每朵花直徑2-3厘米,花瓣後可見醒目的紅色萼片。這種櫻花樹生長在包括福島在內的日本大部分地區的森林和山區,高達10-20公尺。它是最常見的野櫻花樹種之一,並為栽培櫻花品種貢獻了遺傳物質。花葉同時出現,使其更加柔和,更具
與純花櫻花的簡單景象相比,它更具有自然的效果。嫩葉可食用,用於包裹年糕(櫻餅),散發出獨特的香味。秋天,葉片會變成迷人的黃色、橙色和紅色。櫻桃(直徑約8-10毫米)可食用,但味道略苦,會被鳥類啄食,從而傳播種子。這株櫻花象徵著激發日本櫻花種植和欣賞的天然森林樹木。
那須報春花 (Primula kisoana)這種林地報春花在春天開出粉紅色到洋紅色的花朵,花眼為白色。每朵花直徑約 2 厘米,有五片缺刻花瓣,簇生在 10-20 厘米高的莖上。這種植物的葉子呈圓形到心形,非常漂亮,上面有毛,看起來有點像絎縫。這種植物原產於福島等本州中部和北部山區潮濕的陰涼森林,透過匍匐莖傳播,在森林地面上形成群落。這種植物喜歡富含腐植質的肥沃土壤和濃蔭——這種環境存在於原始森林中。與許多花後休眠的報春花不同,這種植物的葉子在夏季保持生長,通常呈現古銅色。這種植物喜歡涼爽濕潤的環境,不耐炎熱乾燥的氣候。在條件適宜的地區,它受到陰涼園丁的歡迎。該物種的名稱是為了紀念它首次被描述的木曾山脈。
萬代虎耳草 (Saxifraga Fortunei)這種秋季開花的虎耳草在夏末秋初會開出輕盈的圓錐花序,花朵小巧,花瓣不等長,是當地最晚開花的花卉之一。其花朵外觀獨特,兩片花瓣比其他三片長,營造出不對稱而迷人的效果。單朵花雖小,但數量眾多,散生於30-60公分高的紅色莖稈上。該植物擁有迷人的圓形葉片,葉片背面呈紅色,葉柄也常為紅色。虎耳草原產於本州山區(包括福島縣磐梯地區)溪流旁和岩石峭壁旁的濕潤陰涼處,喜涼爽濕潤的環境。由於大多數其他花卉的花期已結束,其花期較晚(9月至11月),因此對傳粉昆蟲來說極具價值。由於葉片呈現深紅色且花朵艷麗,虎耳草已成為廣受歡迎的栽培品種。虎耳草需要遮蔭、持續的水分,並避免烈日直射。
宋區
茨城縣
日立鳶尾(Iris laevigata)這種喜水的鳶尾在初夏開出高大優雅的藍紫色花朵。每朵花直徑10-12厘米,有三個大的下垂的花冠和三個較小的直立的花柱,不像其他鳶尾品種那樣有須狀或冠狀。花冠上帶有黃色或白色的標記。花長在50-80公分高的莖上,從劍形的葉叢中長出。鳶尾原產於包括茨城縣在內的日本大部分地區的濕地、池塘邊緣和緩流溪流,其根系生長在淺水或浸水的土壤中。 「日立」這個名字來自大致與茨城縣相對應的歷史縣。幾個世紀以來,鳶尾在日本的園林中一直被廣泛種植,其品種繁多,主要根據花色(從白色到淡藍色再到深紫色)、大小和形態進行選擇。在傳統的園林中,鳶尾被種植在池塘邊緣,在那裡可以形成壯觀的倒影。鳶尾需要充足的陽光和持續的水分,冬季會進入休眠狀態。它透過根莖傳播,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形成廣泛的群落。
筑波龍膽(Gentiana triflora var. japonica)這種龍膽在夏末秋初開出一簇簇深藍色的管狀花。花長3-4厘米,大部分閉合或僅部分開放,通常每個莖尖開三朵花(因此得名“三花龍膽”)。植株高30-60厘米,葉片對生,披針形。這種龍膽原產於本州山區的草地和草原,包括茨城縣的筑波山。牠喜歡充足的陽光和濕潤但排水良好的土壤。其濃鬱的藍色由花青素產生,是植物界最純淨的藍色之一。這種花主要靠蜜蜂授粉,體力充沛的大黃蜂能夠強行打開半閉合的花朵以獲取花蜜。由於花期較晚,這裡是秋季重要的蜜源地。筑波山從東京出發交通便利,自古以來就在日本詩歌中被頌揚,這裡保留著包括這種龍膽在內的多種草原植物。
茨城虎耳草 (Saxifraga stolonifera)這種常綠多年生植物在春末和夏季,會長出高出葉子20-40公分的細長莖,上面長出一簇簇小白花,花瓣大小不一,輕盈飄逸。每朵花的直徑約為1-1.5厘米,具有獨特的不對稱外觀——兩片花瓣比其他三片長得多。這種植物的葉片呈蓮座狀,圓形多毛,帶有銀色脈紋,背面為紅色。該物種原產於日本大部分地區(包括茨城縣)森林中岩石和懸崖的陰涼潮濕區域,其匍匐莖(匍匐莖)遍布地面,間或生根形成新的植株。其常用英文名「strawberry begonia」指的是其匍匐莖(類似草莓)及其葉片外觀(略似秋海棠),儘管兩者之間並無親緣關係。該植物被廣泛栽培為遮蔭地被植物和室內盆栽植物,其品種繁多,包括具有斑駁葉形的品種。它需要遮蔭和持續的濕度,對深色陰影有相當的耐受性。
栃木縣
日光杜鵑花(杜鵑花 x nikkomontanum)這種天然雜交杜鵑生長在日光周圍的山區,尤其是在海拔1200-2000公尺的地方。在春末夏初,它會開出漏斗狀的花朵,花朵顏色深淺不一,有粉紅色、紫色,偶爾還有白色。每朵花直徑3-4厘米,略帶芬芳。這種植物為落葉灌木或半常綠灌木,高1-2米,葉片小而多毛。日光國立公園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擁有豐富的植物多樣性,擁有許多杜鵑花品種和天然雜交品種,在春季形成壯觀的花海。雜交起源導致杜鵑花的特性各異,有些植株的性狀介於親代品種之間。這些杜鵑花在酸性土壤、高濕度和涼爽的溫度下茁壯成長——這些條件在日光的山林中普遍存在。自古以來,這片地區就是神聖的聖地,著名的東照宮建築群被原始森林環繞,保護著這些杜鵑花。許多栽培的杜鵑花的祖先都可以追溯到日光野生種和雜交種。
那須百合(Lilium hansonii)這種稀有的百合花,花朵呈土耳其帽狀,下垂,花瓣強烈反捲,金黃色,帶有深色斑點。每朵花直徑4-6厘米,初夏時節,3-10朵花簇生於1-1.5米高的莖頂。花瓣向後彎曲幅度很大,幾乎在花後面相接,使突出的雄蕊完全顯露出來。此品種原產於本州北部的山地森林和森林邊緣,包括櫪木縣的那須山脈,生長在海拔800-2000米的陰涼濕潤環境中。這種植物喜歡半遮蔭和富含腐植質的土壤—典型的森林環境。由於棲息地喪失、採集壓力和繁殖速度緩慢,這種百合在野外被認為很稀有。它從鱗莖中長出,需要幾年時間才能長到開花的大小。該品種已被百合愛好者培育,並出現在一些植物園的收藏中,但在花園中仍然不常見。獨特的顏色和強烈捲曲的花瓣使它非常容易辨認。
健康龍膽(Gentiana scabra var. buergeri)這種秋季開花的龍膽,開深藍紫色管狀花,大部分保持閉合狀態或僅在尖端開放,九月和十月在莖頂成簇出現。每朵花長3-5厘米,花開處有五個尖裂的裂片。植株高30-60厘米,葉片對生,披針形。這種龍膽原產於日本大部分地區的草地、草原和森林邊緣,包括栃木縣的佐野地區。牠喜陽光充足、略帶陰涼,土壤濕潤但排水良好。花朵為蜜蜂和蝴蝶提供晚季花蜜。濃鬱的藍色和秋季開花的特性,使各種龍膽在日本園藝和傳統醫藥中廣受歡迎。其根(竜膽)因其強烈的苦味被用於漢方藥(日本傳統中藥),但野生採集導致其族群數量下降。 「scabra」的種名指的是其質地粗糙的葉子。
群馬縣
Ozegahara Lily (Hemerocallis middendorffii var. esculenta)這種萱草生長於群馬縣尾瀨國立濕地公園,初夏開出芬芳的橙黃色花朵。每朵花長6-8厘米,僅開放一天便會凋謝,但植物會連續開出多朵花。花朵長在40-60公分高的莖上,從一叢叢狹窄的拱形葉片中長出。尾瀨是日本最著名的高海拔濕地之一(海拔約1400-1650公尺),擁有豐富多樣的原始植物,其中包括生長在濕潤草地和溪流旁的萱草。萱草的花朵、嫩枝和花蕾均可食用(品種名稱“esculenta”意為“可食用”),並用於當地美食。尾瀨濕地形成於古老的火山口,擁有適應涼爽潮濕環境的獨特植物群落。該地區受到嚴格保護,僅限指定的木板路通行,以防止踩踏脆弱的植被。六月和七月是萱草盛開的季節,吸引了許多遊客。
草津報春花(Primula japonica)這種燭台報春花在晚春和初夏會開出多層輪生的洋紅色至深紅色花朵,花朵層層疊疊地排列在高大的莖上。花朵有3-6個輪生,每個輪生包含許多直徑約2公分的獨立花朵。莖可高達40-60公分。這種植物的葉片呈蓮座狀,長橢圓形至匙形,邊緣有齒狀。該報春花原產於本州山區(包括群馬縣草津周圍地區)的濕草地、溪畔和沼澤地區,需要持續濕潤至澇漬的土壤和涼爽的氣候。該植物生長在海拔 500-2,500 公尺的地方,那裡的山澗和泉水創造著永久濕潤的環境。分層的花朵排列創造了建築趣味,每個輪生在數週內從下到上逐漸開放。這種報春花在具有適當涼爽潮濕條件的花園中很受歡迎,特別是在蘇格蘭、太平洋西北部和類似氣候地區。它在適當的條件下很容易自播種,並可在溪流沿岸形成壯觀的群落。其鮮豔的顏色——從洋紅色到深紅色,偶爾有白色——在初夏形成引人注目的景象。與許多日本報春花一樣,它在結籽後於夏末進入休眠期。
淺間虎耳草(Saxifraga bronchialis)這種高山虎耳草在初夏會形成密集的墊狀結構,由針狀常綠小葉組成,上麵點綴著白色的花朵。每朵花的直徑約1厘米,有五片白色花瓣,花瓣上通常點綴著紅色或紫色斑點,長在略高於葉子的短莖上。這種植物會形成緊密的墊狀結構,這些墊狀結構可以緩慢地在岩石表面擴展,高度僅為5-10厘米,但可以蔓延至30厘米或更高。該物種原產於淺間山和群馬縣其他海拔2000公尺以上的岩石高山地區,在暴露、多風的地區茁壯成長,而其他植物則很少在這些地區生長。這種墊狀生長形式創造了一種保護性的小氣候,幫助植物在極端的高山條件下生存,包括嚴寒、強風和劇烈的溫度波動。淺間山是日本最活躍的火山之一,擁有獨特的植物群,它們適應了火山土壤和偶爾的火山爆發帶來的干擾。這種虎耳草生長在排水良好、競爭最少的岩石斜坡、熔岩場和懸崖面上。
榛名百合(Lilium auratum var. platyphyllum)這種著名的金線百合變種生長於群馬縣的山區,包括休眠火山榛名山周圍。它開出巨大芬芳的碗狀花朵,直徑15-25厘米,是所有百合中最大的花朵之一。花朵呈白色,每片花瓣中央有一條金黃色的帶狀條紋(射線),並帶有許多紫紅色斑點,這些斑點以1-10朵為一簇,生長在高達1.5-2米的莖稈上。其香氣濃鬱甜美,即使在很遠的地方也能聞到。這種百合的葉片比典型的金線百合更寬,因此被稱為「闊葉百合」。這種百合原產於海拔800-1800公尺的山地森林和森林邊緣,喜半遮蔭、富含腐植質的酸性土壤和排水良好的環境。 19世紀60年代,該品種被引入西方園藝界,以其巨大的花朵和濃鬱的香氣引起轟動,並被譽為“百合皇后”。它被廣泛應用於百合育種,為現代雜交品種提供了豐滿的體型、芬芳的香氣和絢麗的色彩。由於採集壓力和棲息地喪失,其野生族群數量正在下降。
埼玉縣
秩父風鈴草(風鈴 punctata var. hondoensis)這種風鈴草在初夏會開出下垂的管狀花,花內有紅紫色斑點,懸掛在40-80公分高的莖上。花長4-5厘米,外部為白色到淡粉紅色,內部覆蓋著獨特的紫色斑點。此品種原產於埼玉縣(包括秩父地區)山區的草地和森林邊緣,其花形和斑點圖案與典型風鈴草略有不同。秩父山脈海拔超過2000米,形成了不同的海拔區域,並形成了相應的植物群落。這種風鈴草從低地到中等海拔地區都能生長,喜歡半陰和濕潤但排水良好的土壤。下垂的花朵可以保護生殖器官免受雨淋,而內部的斑點則可以引導蜜蜂授粉。這種植物透過根莖蔓延,可以形成迷人的群落。幾個世紀以來,它一直在日本庭院中被栽培,因其優雅的形態和較長的花期而備受推崇。
埼玉百合(Lilium rubellum)這種嬌嫩的粉紅色百合開著芬芳的喇叭形花朵,直徑5-7厘米,呈純粉紅色,無斑點或斑紋,這在日本百合中並不常見。初夏時節,這種百合會成簇出現,每簇1-5朵,長在40-80公分高的莖上。無斑點的粉紅色花瓣和甜美的香味使它有別於大多數其他本土百合。該品種原產於本州北部部分地區(包括埼玉縣部分地區)海拔800-1600公尺的山地草甸和森林邊緣,屬於稀有品種,面臨棲息地喪失和採集的保護挑戰。這種植物生長在酸性土壤的陰涼潮濕環境中,通常生長在火山地區。它已被用於百合育種,以引入無斑點的純粉紅色。野生種群受到嚴格保護,但百合愛好者和植物園仍在栽培該品種。儘管(或許正是因為)它稀有,但其嬌嫩的色彩和優美的形態使其備受珍視。
武藏野玫瑰 (Rosa wichuraiana)這種蔓生玫瑰或匍匐玫瑰在初夏會開出簇生的小白花,散發著芬芳。每朵花直徑3-4厘米,有五片花瓣,黃色雄蕊明顯,形成大型圓錐花序。其蔓生莖長可達5-6米,可沿地面生長或攀爬於灌木和樹木上。此品種原產於本州東部沿海地區和低山地區,包括歷史上的武藏國(現包括埼玉縣、東京都和神奈川縣的部分地區),在排水良好的土壤和充足的陽光下生長良好。其光滑的深綠色葉片在溫和的氣候下呈現半常綠狀態。這種玫瑰在玫瑰育種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為現代的攀緣玫瑰和蔓生玫瑰提供了抗病性、光滑的葉片以及形成大型花簇的能力——許多流行的栽培品種的祖先都是這種玫瑰。秋季開花後,玫瑰會結出小巧的橙紅色果實,可供鳥類食用。
千葉縣
房總百合(Lilium japonicum)這款優雅的百合花,在初夏盛開,花朵呈淡粉紅色,呈喇叭狀,香氣芬芳,水平或略微下垂。每朵花長10-15厘米,散發著甜美而淡雅的香氣。花朵單生或成對,生長在50-100公分高的莖頂。此品種原產於本州、四國和九州暖溫帶地區的草原、林緣和向陽山坡,包括千葉縣的房總半島。牠喜歡排水良好的土壤,陽光充足,也不喜歡遮蔭。房總半島伸入太平洋,擁有溫和的海洋性氣候,為它的生長提供了理想的條件。這種百合與L. auratum和L. rubellum是近親,並已用於育種計畫。其淡粉紅色和喇叭狀的花形使其與許多其他日本百合區分開來。由於棲息地的改變、採集以及入侵植物的競爭,其野生族群數量已大幅減少。儘管該物種在栽培中並不常見,但植物園和百合專家仍在維護該物種。
千葉菊(Chrysanthemum japonense)這種海岸菊花在秋季開出白色到淡粉紅色的雛菊狀花朵,花朵直徑 3-4 厘米,從九月到十一月在千葉海岸沿線盛開。花朵由 20-30 枚狹窄的舌狀小花環繞,周圍是黃色的盤狀小花。植株高 30-60 厘米,葉片厚實多汁,耐鹽霧。該品種生長在本州沿海地區(包括千葉廣闊的海岸線)的懸崖、岩石海岸和沙地上。厚實多肉的葉片有助於保持水分並耐鹽分——這是在嚴酷的沿海環境中生存的必要適應能力,在這種環境中,鹽霧、強風和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對植物構成了挑戰。這是經過幾個世紀的選擇而對栽培菊花的發展做出貢獻的幾種野生菊花之一。晚花為遷徙的蝴蝶和其他準備過冬的晚季傳粉昆蟲提供花蜜。
鴨川山茶(Camellia japonica var. hortensis)雖然日本各地都有栽培的山茶花,但包括鴨川市在內的千葉沿海地區卻生長著大量的野生山茶花。野生山茶花在冬末春初開出簡單的五瓣花,直徑 6-10 厘米,顏色為紅色或粉紅色,生長在常綠灌木上,葉子呈光滑的深綠色。野生山茶花在沿海森林和山坡上生長,呈灌木或小喬木,高 5-10 公尺。千葉沿海地區擁有溫和的海洋性氣候,山茶花可以在海平面附近茁壯成長——這些沿海種群可能是 1000 多年前開始的山茶花栽培的重要遺傳物質來源。在其他花朵很少開花的時候,山茶花會為新生的蜜蜂提供早期的花蜜。種子可以生產山茶油,傳統上用於烹飪、化妝品和工具保養。沿海的野生山茶樹林因其美麗和生態重要性而受到珍惜。
東京都
東京櫻花(Prunus × yedoensis ‘Somei-yoshino’)染井吉野櫻嚴格來說是栽培雜交品種而非野生品種,但它是在江戶時代後期在東京(具體來說是染井村地區,現在的豐島區)培育出來的,如今已成為日本的象徵性櫻花。這種不孕雜交品種在春天葉子長出之前就會開出大量淡粉色、五瓣、直徑 3-4 厘米的花朵,在光禿禿的樹枝上形成一片片花海。花朵成簇出現,覆蓋整棵樹,這種壯觀的景像只持續一周左右。櫻花樹高 10-15 米,樹冠呈圓形伸展狀。這種雜交品種被認為是 Prunus speciosa(大島櫻花)和 Prunus pendula f. ascendens(江戶彼岸櫻花)的雜交品種。因為所有染井吉野櫻都是透過嫁接繁殖的克隆品種,所以在相似的天氣條件下,它們會同時開花——這種一致性創造了日本花見(hanami,賞櫻)季節的壯觀同步開花景象。染井吉野櫻的花期短暫,大約持續一周,體現了日本文化中「物哀」(無常之悲)的美學概念。染井吉野櫻並非本土野生,但它在東京的生長及其文化意義,使其與日本花卉的討論密不可分。
武藏野百合(Lilium maculatum)這種斑點百合在夏季開花,花朵呈橙色至橙紅色,向上開放,直徑 5-7 厘米,帶有深色斑點。花簇生於 40-80 公分高的莖頂,每朵 1-5 朵。這種百合原產於關東地區的草地和森林邊緣,包括歷史上的武藏野平原(現在大部分城市化為東京及其周邊地區)。由於棲息地喪失,這種百合在野外已極為稀少。武藏野地區曾經是江戶(舊東京)西北部的一片廣闊的草原高原,孕育著多樣化的草原植物。城市擴張已經摧毀了大多數自然棲息地,這種百合現在主要在受保護的碎塊和人工栽培中生存。向上的花朵和帶有斑點的花瓣吸引蝴蝶和各種蜜蜂。這種植物由球莖生長而成,需要充足的陽光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保育工作的重點是維持殘餘族群和培育該物種以防止其滅絕。
多摩森林蘭花(Cymbidium goeringii)這種小型地生蘭花在冬末春初,會在短莖上開出單生的芳香花朵。每朵花直徑3-5厘米,萼片和花瓣狹窄,通常呈黃綠色至棕綠色,白色唇瓣上帶有紅色或紫色的斑點和條紋。濃鬱甜美的香氣是其最顯著的特徵。這種蘭花原產於日本大部分地區的森林和林緣,包括東京以西的多摩丘陵,在陰涼的落葉層和苔蘚中生長。其常綠草狀葉片由假鱗莖形成小塊。該物種在中國和日本的栽培歷史已超過2000年,人們欣賞其花形、顏色、香味和唇瓣的細微變化。傳統的栽培方法是將植株種植在有專用栽培基質的小盆中。其早開花和濃鬱的香氣使其非常適合在冬末室內觀賞。由於採集壓力,野生族群數量下降,但愛好者仍在持續栽培該物種。
神奈川縣
箱根百合(Lilium auratum)著名的金線百合,雖然分佈於本州各地山區,但與神奈川縣箱根地區尤為密切。這種美麗的百合開出巨大芬芳的碗狀花朵,直徑15-30厘米,是該屬中最大的花朵之一。花朵呈白色,每片花瓣中央有一條金黃色帶,並帶有許多深紅色或紫色的斑點,1-20朵花簇生於高達2米的莖稈上。其香氣濃鬱甜美,飄香遠達數裡。此品種原產於海拔600-2000公尺的山地森林和火山坡地,喜富含火山灰的酸性土壤、半陰環境和良好的排水系統。箱根是一座火山口地區,擁有溫泉和壯麗的景色,為它提供了理想的生長條件。 19世紀60年代,金線百合被引入西方園藝界,引起轟動,成為最受歡迎的庭園植物之一。儘管它已被廣泛用於育種,但純種生長較為困難,需要特殊的土壤條件,且易感染病毒。由於過度採集,野生族群數量已大幅下降。
江之島菊花(Chrysanthemum pacificum)這種海岸菊生長在江之島及神奈川縣其他沿海地區的海崖和岩石海岸。秋季,它會開出一簇簇小小的紐扣狀黃色花朵(全部為盤狀小花,沒有舌狀小花)。花朵直徑6-10毫米,密集排列,頂部平坦。這種植物高20-40厘米,葉子獨特——厚實的長圓形葉片,邊緣為白色氈狀,呈現出銀色。這種常綠多年生植物形成蔓延的墊狀,具有極強的耐鹽性,能夠適應鹽霧、強風和貧瘠土壤等惡劣的沿海環境。銀色的葉緣和緊湊的生長使其即使在不開花時也極具吸引力。該物種作為一種易於維護的地被植物,在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區廣受歡迎,因其觀葉和晚季花卉而備受青睞。黃色的紐扣花為晚飛的蝴蝶和其他秋季傳粉昆蟲提供花蜜。
相模風鈴草(Adenophora triphylla var. japonica)這種風鈴草在夏季會開出下垂的鐘形藍紫色花朵,這些花朵呈現鬆散的圓錐花序,生長在40-100公分高的莖頂。每朵花長1.5-2厘米,花開處有五個尖裂的裂片。這種植物的葉片呈披針形,三片一輪地環繞莖部(因此得名“三葉風鈴草”)。該植物原產於本州山區(包括神奈川縣相模地區)的草地、草原和森林邊緣,喜陽光充足、略微陰涼且土壤排水良好的環境。其根部粗壯多肉,能夠儲存養分,幫助其度過冬季。在傳統的日本和中國醫學中,各種沙參屬植物的根部用途與人參類似,但功效較弱。下垂的花朵可以保護生殖器官免受雨淋,而其藍紫色和鐘形的形狀則能吸引長舌蜂。在適宜的條件下,沙參可以透過自播形成富有吸引力的蜂群。
中部地區
新潟縣
佐渡百合(Lilium japonicum var. abeanum)這種稀有的百合品種是新潟海岸佐渡島的特有品種,開有淡粉紅色至近白色的芳香喇叭形花朵。每朵花長10-12厘米,水平或略微下垂,散發著甜美的香氣。初夏時節,花朵單生或成對出現,莖高50-80公分。佐渡島的孤立性促進了不同植物品種和物種的演化。這種百合生長在草地和向陽的山坡上,土壤排水良好,尤其是在受火山影響的地區。該島溫和的海洋性氣候為其提供了適當的生長條件。由於分佈範圍極其有限、開發和農業活動導致棲息地喪失以及採集壓力,該品種被認為是極度瀕危物種。保育工作包括棲地保護、植物園栽培和野生族群監測。這種百合淡淡的花色和島嶼特有性使得它對於了解日本植物演化和生物地理學尤為重要。
鳶尾(血鳶尾)這種鳶尾在初夏會開出直徑6-8公分的深藍紫色花朵,生長在新潟縣各地的濕草地和溪流旁。每朵花都有三個下垂的、帶有白色和黃色標記的花序,以及三個較小的直立花柱。花朵長在30-60公分高的莖上,從一叢叢狹窄的劍形葉片中長出。此品種原產於日本較涼爽地區的濕地和潮濕草原,包括新潟(歷史上稱為越後國),需要持續濕潤至潮濕的土壤和充足的陽光。新潟地區擁有廣闊的稻田和天然濕地,為該品種提供了豐富的適合棲息地。這種鳶尾花與西伯利亞鳶尾(I. sibirica)關係密切,具有相似的棲息地偏好和耐寒性。其深色和耐濕性使其在土壤潮濕的花園中非常有價值。傳統的日本花園有時會在水景和池塘邊緣種植這種鳶尾花。這種植物透過根莖蔓延,在適當的濕地條件下可以形成廣泛的群落。
妙高報春花(Primulamodetavar.fauriei)這種山櫻草在初夏高山地區融雪後不久,會在短莖上開出一簇簇玫瑰粉色的花,花蕊為黃色。每朵花直徑約1.5厘米,有五片缺口狀花瓣。這種植物的橢圓形葉片緊湊,形成蓮座狀結構,通常覆蓋著一層白色粉狀塗層(粉質)。此品種原產於新潟縣包括妙高山在內的高山草甸和岩石地區,海拔1800-2500公尺。它需要涼爽的氣候、高濕度和持續濕潤的土壤。妙高山是一座活火山,擁有獨特的火山土壤和充沛的降水(包括冬季大雪)。櫻草在短暫的高山夏季盛開,此時融雪提供了充足的水分。緊湊的生長形態使其能夠抵禦強勁的高山風和大雪的侵襲。該品種是不同山脈中幾個密切相關的櫻草種群之一,可能代表不同的進化譜系。
富山縣
立山百合(Cardiocrinum cordatum)這種巨型百合開出巨大芬芳的喇叭狀花朵,花朵長12-15厘米,呈乳白色,內有紫色斑紋,排列成總狀花序,莖高可達1.5-2米。其基生葉巨大,心形,直徑可達30公分。該品種原產於本州中部和北部山區涼爽潮濕的森林,包括富山縣立山山脈,海拔800-1800公尺。立山地區以其高山風光和大雪而聞名(「雪廊」每年春天吸引遊客),其低矮的森林地帶為它提供了理想的生長條件。這種百合是單生的,需要4-7年才能達到開花大小,結籽後會枯萎——儘管鱗莖會繼續生長。巨大的體型和絢麗的花朵使其成為山林中引人注目的景觀。該物種對條件要求非常特殊,在氣候涼爽潮濕的地區以外種植具有挑戰性。
黑部風鈴草(Campanula lasiocarpa)這種高山風鈴草在夏季會在短莖上開出單生的、向上的深藍紫色花朵。每朵花直徑 2-3 厘米,杯狀,有五個尖裂的裂片。這種植物長成低矮的、狹窄多毛的葉片墊,高僅 5-15 公分。該物種原產於北阿爾卑斯山的高山碎石坡、岩石坡度和懸崖峭壁,包括富山縣黑部峽谷地區,海拔 2,400-3,000 米,在排水良好、競爭最小的裸露岩石地區茁壯成長。與許多花朵下垂的高山風鈴草不同,該物種的花朵向上——這種適應性可能有助於透過花朵的碗狀形狀收集熱量。濃鬱的藍色和高海拔的棲息地使它受到高山植物愛好者的青睞,但種植起來具有挑戰性,需要良好的排水、涼爽的溫度和防暑措施。黑部峽谷是日本最深的 V 形山谷之一,擁有壯麗的景色和多樣化的高山棲息地。
富山野玫瑰(Rosa davurica)這種玫瑰生長在富山縣的山區和沿海地區,在初夏開出單朵粉紅色花朵,花朵直徑為 4-5 公分。花朵有五片花瓣和許多黃色雄蕊,單生或成小簇出現。該植物為落葉灌木,高 1-1.5 米,枝條拱起,長滿許多刺。此品種原產於日本北部和東北亞鄰近地區,在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旺盛,耐寒、暴露在外。花後會結出鮮紅色的燒瓶狀果實,可持續到冬季,富含維生素 C。這種玫瑰是較耐寒的野生玫瑰品種之一,可適應冬季寒冷、夏季相對涼爽的大陸性氣候。它偶爾被用於玫瑰育種以引入耐寒性。該品種的名稱是為了紀念西伯利亞的達斡爾地區,但其分佈範圍延伸至日本。
石川縣
金澤鳶尾 (Iris ensata)雖然鳶尾花遍布日本各地,但它與石川縣金澤市的聯繫特別密切,數百年來,人們一直廣泛栽培和培育鳶尾花。野生鳶尾在初夏會開出大而扁平的花朵,直徑12-15厘米,呈紫色、藍色或白色。花朵有三個大而蔓延的近乎平坦的花基,以及三個小得多的直立花基。花基以黃色標示。鳶尾花原產於日本各地的濕草地、沼澤和池塘邊緣,需要充足的陽光和持續濕潤至澇漬的土壤,尤其是在生長季節。栽培品種(日本鳶尾或花菖蒲)已發展出數百種形態,花朵巨大(直徑可達25公分),顏色和圖案豐富多樣,從純白色到粉紅色、淡紫色、藍色和深紫色,通常帶有複雜的脈絡、斑駁和花邊。金澤著名的兼六園內種植了大量鳶尾花,每年六月盛開,景色十分壯觀。傳統的栽培方式是在高架床上種植植物,生長期間可以積水,冬季可以排水。野生的栽培方式較為簡單,卻不失自然優雅。
諾托百合(Lilium callosum)這種嬌嫩的百合花開出下垂的土耳其帽狀花朵,花瓣強烈下卷,橙紅色,帶有深色斑點。每朵花直徑3-4厘米,夏季時,1-6朵花簇生於30-80厘米高的細莖頂端。花瓣向後彎曲,幾乎在花後相接。此品種原產於日本暖溫帶地區的草原、草甸和向陽山坡,包括石川縣的能登半島。此品種喜歡排水良好、陽光充足的土壤。能登半島伸入日本海,受海洋影響,冬季相對溫和。這種百合比許多日本百合品種體型更小巧嬌嫩,但展現出優雅的姿態。下垂的花朵和下卷的花瓣是為了適應特定的傳粉昆蟲,例如蝴蝶而形成的。儘管該品種在栽培中得以保留,但野生族群仍面臨棲息地轉換和採集的壓力。
白山報春花(Primula cuneifolia var. hakusanensis)這種高山櫻草生長在白山周圍的山脈中,白山是石川縣、岐阜縣和富山縣交界處的聖山。初夏融雪後不久,它會在10-20厘米高的莖上開出一簇簇粉紅色到洋紅色的花朵,花蕊為黃色。每朵花的直徑約為1.5公分。這種植物形成由勺狀肉質葉片組成的蓮座叢。這種櫻草原產於白山海拔2000-2700公尺的高山草甸、岩石地區以及融雪溪流旁,需要涼爽的氣候、高濕度和持續濕潤的土壤。白山是日本三聖山之一,擁有豐富的高山植物,其中包括一些特有的物種和變種。白山的強降水和積雪為喜濕的高山植物創造了理想的生長條件。這種報春花品種在花色和葉形上與典型品種略有不同,可能代表了對白山特定條件的當地適應。
福井縣
越前鳶尾 (Iris laevigata var. violacea)這種深紫色的水鳶尾生長於福井縣的濕地和池塘邊緣。花朵直徑10-12厘米,有三個大的下垂的花蕊和三個較小的直立的花蕊,花蕊上帶有白色或黃色的標記。初夏時節,花朵從劍形葉叢中長出,高50-80公分。這種鳶尾原產於日本各地的濕地,其深色花蕊與越前地區(歷史上的福井縣)息息相關。它需要充足的陽光和淺淺的積水或澇漬土壤。深紫色的花色使這種鳶尾格外引人注目。與其他水鳶尾一樣,它在冬季休眠,並透過根莖蔓延形成群落。傳統的日本園林經常將這種鳶尾種植在池塘邊緣,在那裡它會呈現出壯觀的景象和倒影。 「laevigata」(光滑)的種名指的是光滑、無須的花蕊,以此來區別於有須鳶尾。
若狹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福井縣若狹地區,尤其是日本海沿岸,生長著大量的天然山茶林。野生山茶林在冬末春初會開出簡單的五瓣花,直徑6-10厘米,顏色為紅色或粉紅色。這些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可長到5-10公尺高,葉片光滑,呈深綠色。溫和的沿海氣候為山茶花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福井的山茶林因其自然美景和遺傳資源而備受珍視。山茶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沿海地區的野生山茶種群可能是其栽培的來源。山茶花為冬末初出的蜜蜂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早期花蜜。山茶種子可製成山茶油,在日本傳統上用於烹飪、護髮和工具保養。野生山茶的保育工作重點在於保護現存的天然林免受開發破壞。
福井龍膽 (Gentiana zollingeri)這種秋季開花的龍膽花小,深藍色,簇生於莖尖和葉腋。花長 2-3 厘米,管狀,開裂處有五個尖裂的裂片,大部分保持閉合或僅部分打開。植物高 20-40 厘米,葉小,對生。該物種原產於本州(包括福井)山區的草原、草甸和森林邊緣,喜歡充足的陽光而不是輕微的陰涼,以及濕潤但排水良好的土壤。花期較晚——九月和十月——這對傳粉者來說很有價值,因為大多數其他花卉已經謝幕。花朵主要靠蜜蜂授粉,大黃蜂的力量足以迫使半閉的花朵打開。深藍色代表了自然界最純淨的藍色之一,由花青素創造。與其他龍膽一樣,該物種因其強烈的苦味特性而被用於傳統藥物。
山梨縣
富士櫻花(Prunus incisa)這種小型櫻花樹原產於本州中部山區,包括富士山和山梨縣的山區。它在早春開出白色至淡粉紅色的小花,花瓣深凹,通常比大多數其他櫻花樹開花更早。每朵花直徑1.5-2厘米,有五片凹陷的花瓣,使花朵呈現精緻的流蘇狀外觀。這種植物通常生長為小喬木或大型灌木,高3-7米,常有多個主幹。這種櫻花原產於海拔500-2500公尺的山坡,耐寒、暴露和貧瘠的土壤——適應山地環境。 「incisa」(切花)的種名指的是其深凹的花瓣。這種櫻花樹被用於培育矮生櫻花和垂枝櫻花品種,使其具有抗寒性和緊湊的生長。櫻花開後會結出小而深的紫色果實,味道苦澀,但會被鳥類食用。到了秋天,它的葉子會變成迷人的黃色、橙色和紅色。
八岳百合(Lilium medeoloides)這種不尋常的百合花開出下垂的土耳其帽狀花朵,花瓣反捲,顏色為橙色至橙紅色,帶有深色斑點,輪生於莖上。每朵花的直徑為 3-4 厘米,花瓣向後彎曲。此品種的獨特之處在於其葉片排列-葉片輪生於莖上,間隔排列,形成獨特的分層外觀。植物在涼爽的山林中可長到 50-100 公分高。該品種原產於本州中部和北部的山區,包括山梨縣的八嶽山脈,海拔 800-2,200 米,喜歡陰涼、涼爽的氣候和富含腐殖質的土壤。輪生的葉子使它有別於大多數其他百合花,並賦予它建築感。花朵在仲夏盛開,隨後結出直立的種子蒴果。這種百合在野生和栽培中都相對罕見,但在一些高山植物收藏中也有發現。
甲府龍膽 (Gentiana makinoi)這種秋季開花的龍膽在莖頂上開出深藍色的管狀花,花簇生。花長 3-4 厘米,花開時有五個尖裂的裂片,大部分裂片保持閉合。植株高 30-60 厘米,葉對生,披針形。該物種原產於山梨縣甲府盆地周圍的山區,生長在中等海拔的草地和森林邊緣。該物種是為了紀念日本植物學家牧野富太郎,他是日本植物分類學的先驅之一,曾描述過數千種日本植物。與其他秋季龍膽一樣,該物種為傳粉者提供晚季花蜜,並具有該屬特有的深藍色。該植物需要充足的陽光以遮蔭,以及濕潤但排水良好的土壤。野生族群面臨著棲地轉變和傳統藥物採集的壓力。
長野縣
駒岳百合 (Lilium hansonii)這種珍稀的百合生長於長野縣的山區,包括中央阿爾卑斯山脈的駒岳地區。花朵呈土耳其帽狀,下垂,花瓣強烈反捲,金黃色,帶有深色斑點。每朵花直徑4-6厘米,初夏時節,3-10朵花簇生於1-1.5米高的莖頂。花瓣向後彎曲,使突出的雄蕊完全顯露出來。此品種原產於海拔800-2000公尺的山地森林和森林邊緣,喜半陰和富含腐植質的土壤。金黃色使其與大多數日本百合不同,後者通常偏向橙色或紅色。由於繁殖緩慢、棲息地喪失和採集壓力,這種百合在其分佈範圍內被視為稀有品種。它的鱗莖需要數年才能長到開花大小。儘管這種百合並不常見,但已被百合愛好者種植。
蓼科櫻草花(Primula japonica)燭台櫻草生長於各種山地,在長野縣蓼科町周圍特別壯觀。在春末夏初,它會在40-60公分高的莖上開出3-6層層疊的輪生花,顏色從洋紅色到深紅色不等。它原產於海拔500-2500公尺的濕潤草地和溪流旁,需要持續濕潤的土壤和涼爽的環境。蓼科高原擁有豐富的泉水和溪流,是理想的棲息地。這種植物透過自播形成群落,並在初夏呈現出絢麗的色彩。其層疊的花序和濃鬱的色彩使其成為日本最引人注目的野花之一。在氣候適宜、涼爽濕潤的地區,它已成為一種廣受歡迎的栽培花卉。
志賀高原虎耳草(Saxifraga bronchialis subsp. funstonii)這種高山虎耳草長有密集的墊狀結構,由細小的針狀常綠葉片組成,初夏時節會開出點綴著紅色或紫色斑點的白色花朵。這種植物會形成緊密的墊狀結構,高度僅5-10厘米,原產於志賀高原的岩石高山地區以及長野縣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區。這種墊狀生長形態可以抵禦極端的高山環境。白色花朵直徑約1厘米,長在略高於葉子的短莖上。此亞種的生長習性和花朵特徵與典型亞種略有不同,這可能是為了適應長野山區的特殊環境。
岐阜縣
我帶著百合(Lilium rubellum)這款嬌嫩的粉紅百合生長在岐阜的山區,包括著名的溫泉小鎮下呂周圍地區。它的花朵呈喇叭狀,香氣濃鬱,直徑 5-7 厘米,純粉紅色,無斑點,這在日本百合中並不常見。初夏時節,花朵成簇出現,1-5 朵,長在 40-80 公分高的莖上。該品種僅分佈於本州北部海拔 800-1,600 公尺的有限區域的山地草甸和森林邊緣,被認為是稀有品種。無斑點的粉紅色花瓣和甜美的香味使它與大多數其他本地百合區分開來。這種百合生長在酸性土壤的陰涼潮濕環境中,通常位於火山地區,面臨棲息地喪失和採集的保護挑戰。它已被用於育種以引入純粉紅色。野生族群受到嚴格保護。
白川菊(Chrysanthemum makinoi)這種野菊花以植物學家牧野富太郎的名字命名,生長於岐阜縣的山區,包括白川鄉地區。秋季,它會開出粉紅色到淡紫色的雛菊狀花朵,直徑3-4公分。植株高30-60厘米,葉片呈淺裂狀,芳香四溢。該菊花原產於本州中部山區的森林邊緣、岩石斜坡和開闊林地,包括岐阜縣白川鄉地區,海拔 800-1,800 米,喜歡半遮蔭和排水良好的土壤。歷史悠久的白川鄉村以其傳統的合掌造農舍而聞名,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坐落在植物種類繁多的山谷中。這種菊花在秋季許多其他花朵謝幕時盛開,提供季末花蜜。粉紅色到淡紫色的顏色使它與許多黃花野菊花區分開來。與其他野生品種一樣,經過幾個世紀的選擇和育種,它為栽培菊花貢獻了遺傳物質。這種植物透過根莖傳播,並在適當的條件下自播。
飛騨風鈴草(Campanula chamissonis)這種高山風鈴草在夏季會在短莖上開出單生、下垂的鐘形深藍紫色花朵。每朵花長 2-3 厘米,懸掛在細長的花梗上。這種植物長成低矮的墊狀小葉,圓形至心形,高僅 10-20 公分。該物種原產於本州中部山區的高山草甸和岩石地區,包括岐阜縣的飛騨山脈(北阿爾卑斯山),海拔 2,400-3,000 米,喜歡涼爽潮濕的環境。飛鎢山脈擁有一些日本最高的山峰和最廣闊的高山帶。下垂的花朵方向保護生殖器官免受雨水和惡劣天氣的影響。濃鬱的藍色吸引了包括高山蜜蜂和蝴蝶在內的高海拔授粉昆蟲。這種風鈴草需要良好的排水和涼爽的溫度,因此很難在高山條件下種植。
岐阜杜鵑花(Rhododendron kaempferi var. tubeiflorum)這種杜鵑花品種在晚春時節會開出漏斗狀的花朵,花管特別細長,顏色從粉紅色到紅橙色不等。每朵花的直徑和長度均為4-5厘米,2-4朵花簇生。這種植物是一種半常綠灌木,高1-2公尺。此品種原產於本州中部包括岐阜縣海拔800-1800公尺的山區,生長在岩石坡地和疏林中,喜酸性土壤和半陰環境。這種特殊的管狀花形可能代表了它對特定傳粉媒介的適應。岐阜縣的山區擁有多樣化的杜鵑花族群,自然變異和雜交形成了複雜的圖案。許多栽培杜鵑花的祖先來自山區野生種群,但這種特定的品種主要保留在其自然棲息地和專門的收藏中。
靜岡縣
伊豆百合(Lilium nobilissimum)這種珍稀的百合是靜岡縣伊豆半島的特有品種,其喇叭狀花朵芳香四溢,長12-18厘米,顏色為白色至淡粉色,外部通常帶有紫色斑紋。夏季,花朵單生或成對出現,莖高80-150公分。 「nobilissimum」(最高貴的)這個名字反映了其優雅的外觀和稀有性。這種百合原產於伊豆半島的海岸懸崖和岩石斜坡,尤其是在火山岩壁的縫隙中生長。它需要良好的排水條件,並且耐鹽霧。伊豆半島是一塊與本州島發生地質碰撞的火山陸塊,擁有獨特的植物群落,其中包括幾種特有物種。由於分佈範圍極其有限、開發和山體滑坡導致棲息地喪失以及採集壓力,這種百合目前處於極度瀕危狀態。其野生族群數量可能只有幾百株。保育工作包括在植物園種植、棲息地保護和監測。該物種與其他日本百合屬植物關係密切,但其獨特的棲息地需求和花卉特徵使其與眾不同。
富士杜鵑花(Rhododendron kaempferi)這種落葉杜鵑生長在富士山和靜岡縣其他山脈的火山坡上。它在晚春時節開出漏斗狀花朵,直徑4-5厘米,顏色有粉紅色、紅色、橙色或橙紅色。花2-4朵簇生,通常濃密地覆蓋在灌木叢上。植株高1-2米,葉片較小,秋季變為紅橙色。這種杜鵑原產於海拔500-2500公尺的火山坡、岩石區和疏林,能耐受貧瘠的酸性火山土壤和暴露的環境。富士山的火山灰土壤和惡劣的天氣為這種杜鵑花創造了極佳的適應條件。此品種的花色極為多樣,不同族群呈現不同的花色形態。它被廣泛用於杜鵑花育種,為栽培品種提供了耐寒性和濃鬱的花色。當成千上萬株杜鵑花同時在山坡上綻放時,野生族群的景象蔚為壯觀。
下田木蘭(星形木蘭)這種小型落葉喬木或大型灌木原產於靜岡縣東南部下田附近的有限區域。它在早春長葉前開出星形白色花朵,花瓣狹長,共有12-18片。每朵花直徑8-10厘米,散發著淡淡的香味。眾多狹長的花瓣構成了獨特的星形或蓬鬆外觀,與大多數花瓣較少、較寬的木蘭不同。該植物高3-5米,呈多莖灌木狀。該物種原產於有限的自然分佈範圍內的濕潤地區、溪流邊和谷底,需要濕潤的土壤並耐部分遮蔭。由於分佈範圍有限和棲息地喪失,它在野外被認為瀕臨滅絕,儘管它在世界各地的栽培中非常受歡迎,是溫帶花園中最常見的木蘭品種之一。緊湊的體型和繁茂的花朵使其成為小型花園的理想選擇。粉紅色花朵的栽培品種是從偶爾出現的變種中選出的。
熱海櫻花(李屬 × kanzakura ‘熱海櫻花’)這種早開的櫻花品種是在靜岡縣熱海市培育和推廣的,在冬季中旬(1月至2月)開出半重瓣的粉紅色花朵。每朵花直徑3-4厘米,有5-10片深粉紅色花瓣。這種櫻花的開花期極早——在大多數櫻花仍在休眠時就已盛開——這使得它與眾不同。樹高5-8公尺。雖然是栽培的而非野生的,但熱海溫和的沿海氣候使這種櫻花比大多數品種開花早得多。該市舉辦節慶慶祝這種早開的櫻花,吸引著渴望在冬季賞櫻的遊客。此品種被認為是台灣櫻花(Prunus campanulata)與其他品種的雜交品種,兼具早開和耐寒的特性。它代表了日本櫻花品種的選擇和命名傳統,幾個世紀以來,日本培育了數百個不同的品種。
愛知縣
名古屋百合(Lilium spiosum var. gloriosoides)這種著名的艷麗百合生長於愛知縣的山區。它開出大朵下垂的土耳其帽狀花朵,花瓣強烈反捲,白色,點綴著大量斑點,並泛著粉紅色或深紅色。每朵花直徑10-15厘米,花瓣向後彎曲,夏末時節,1-10朵花簇生於1-1.5米高的莖頂。此品種與典型的L. speciosum不同,花瓣略窄,斑點圖案也有所不同。這種百合原產於海拔600-1500公尺的森林邊緣和山地草甸,喜半陰和富含腐植質的酸性土壤。它是日本最美麗的百合之一,被廣泛用於育種,其獨特的反捲花瓣形狀和濃密的斑點為現代東方百合雜交品種貢獻了力量。濃鬱的香氣、優美的形態和較晚的花期使其價值不菲。野生族群面臨採集壓力和棲地喪失。
三河鳶尾(細足鳶尾)這種嬌嫩的林地鳶尾會開出類似蘭花的小花,直徑 3-4 厘米,顏色從淡藍色到淡紫色不等,通常帶有深色脈絡,頂端有白色或黃色的羽冠。花朵在晚春時節開放,長在 15-30 厘米高的短而細的莖上。這種植物的葉子狹窄,像草一樣,形成小叢。該品種原產於本州中部和西部山區的森林和陰涼岩石區,包括三河地區(愛知縣東部),海拔 300-1,500 米,需要遮蔭、濕潤但排水良好的土壤和涼爽的環境。小巧的體型和嬌嫩的花朵使它有別於大多數其他日本鳶尾花。它透過根莖緩慢蔓延,很少形成大型群落。羽冠(凸起的脊狀而不是須狀)使它屬於鳶尾屬的埃文西亞鳶尾。該品種深受高山和林地園藝愛好者的歡迎,但需要精心栽培才能在原生地之外茁壯成長。
豐川菊花(Chrysanthemum yoshinaganthum)這種野菊生長於愛知縣東部(包括豐川週邊)的草原和開闊地帶。秋季,它會開出直徑3-4公分的黃色雛菊狀花朵。花朵由15-25枚舌狀小花組成,周圍環繞著黃色的盤狀小花。植株高40-80厘米,葉片深裂,芳香。該品種原產於低海拔至中等海拔的草原、田野邊緣和受干擾地區,適應性強,但雜草叢生。與其他野菊一樣,它促進了栽培品種的形成,儘管它仍然是一個獨特的野生品種。晚花期為秋季蝴蝶和其他晚季傳粉昆蟲提供花蜜。該植物耐貧瘠土壤和充足的陽光,透過根莖蔓延,並在適當的條件下自播。
近畿地區
三重縣
伊勢百合(Lilium japonicum)雖然這種優雅的百合花在其他地區也有發現,但它與日本最神聖的神道教神社所在地三重縣的伊勢市有著特殊的聯繫。它開出淡粉紅色的香氣,花朵呈水平或略微下垂的喇叭狀,長10-15公分。初夏時節,花朵單生或成對出現在50-100公分高的莖頂。此品種原產於本州、四國和九州暖溫帶地區的草原、森林邊緣和向陽山坡,包括三重縣的伊勢志摩地區。牠喜歡排水良好的土壤,陽光充足,也不喜歡遮蔭。伊勢市溫和的海洋性氣候為其提供了適當的生長條件。這種百合與L. auratum和L. rubellum是近親,並已用於育種計畫。淡粉紅色、喇叭狀的花形和清香的香氣使它有別於許多其他日本百合。由於棲息地的改變和採集,野生族群數量已大幅減少。儘管該物種並未專門用於神道教儀式,但它因與伊勢有關而具有文化意義。
熊野山茶(Camellia japonica)三重縣南部的熊野地區擁有神聖的朝聖之路和古老的森林,孕育著天然的山茶花族群。冬末春初,野生山茶花會在常綠灌木或小喬木上開出簡單的五瓣花,直徑6-10厘米,顏色為紅色或粉紅色。溫和的沿海氣候和充沛的降雨量為山茶花的生長提供了理想的條件。熊野的森林因其神聖的地位而受到保護,其中生長著一些日本最古老的山茶樹。這些野生種群可能為山茶花的栽培提供了遺傳物質。山茶花在朝聖季節盛開,為這片神聖的景觀增添了美感。山茶籽可以用來製作山茶油,這種油是該地區的傳統用油。保護熊野的天然森林有助於保護這些以及其他本地植物族群。
鈴鹿杜鵑花(Rhododendron scabrum)這種常綠杜鵑生長於三重縣的山地,包括鈴鹿山脈。春季,它會開出漏斗狀的花朵,直徑5-7厘米,顏色從橙紅色到紅紫色不等。花2-4朵簇生,通常濃密地覆蓋在灌木叢上。植株高1-2米,葉片小而硬,可存活至冬季。該品種原產於低海拔至中等海拔的岩石坡地和疏林,耐貧瘠土壤和暴露環境。三重縣和滋賀縣的邊界鈴鹿山脈孕育了豐富的杜鵑花族群。該品種在栽培杜鵑花的培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常綠的葉子、碩大的花朵和濃鬱的色彩使其得以生長。野生族群的顏色多種多樣,從橙色到紅色再到紫色。該品種在被引種用於觀賞後,已在日本以外的一些暖溫帶地區歸化。
滋賀縣
琵琶百合(Lilium japonicum var. abeanum)這種百合生長在日本最大的湖泊琵琶湖附近,開著淡粉紅色的喇叭形芬芳花朵。每朵花長10-12厘米,水平或略微下垂。此品種的花形和大小與典型的百合略有不同。該品種原產於琵琶湖及其附近山脈周圍的草原和森林邊緣,在受湖泊影響的溫和氣候中生長。琵琶湖地區擁有悠久的人類居住歷史和多樣化的生態系統,擁有各種特有的和獨特的植物族群。由於人口稠密的湖岸周圍城市發展和採集壓力,這種百合的保護面臨挑戰。保護現存草原棲息地的努力將使這種百合和其他正在減少的草原物種受益。
希拉山報春花(Primula reinii)這種林地報春花在春天會開出一簇簇玫瑰粉紅色的白色花蕊。每朵花直徑約 2 厘米,呈繖形花序,生長在 10-20 厘米高的莖上。這種植物的葉子呈圓形至腎形,邊緣呈扇貝狀,形成迷人的花叢。它原產於本州中部山區潮濕的陰涼森林,包括琵琶湖以西的比良山脈,海拔 500-1,500 米,喜歡富含腐殖質的肥沃土壤和濃蔭。葉子背面通常為紫色,植株經由短根莖緩慢蔓延。這種報春花是日本幾種林地報春花中的一種,因其早春開花和耐陰性而受到重視。它需要涼爽濕潤的環境,並避免烈日直射。在氣候適宜的地區,這種報春花深受陰涼園藝愛好者的歡迎。
伊吹龍膽 (Gentiana iburica)這種秋季開花的龍膽是滋賀縣和岐阜縣邊界伊吹山的特有植物,開出簇生的深藍色管狀花。花長3-4厘米,花開處有五個尖裂的裂片。植株高30-50厘米,葉對生。伊吹山從平原拔地而起,海拔1377米,植物種類繁多,其中包括幾種特有物種。這座山的石灰岩地質形成鹼性土壤,有利於某些特殊植物的生長。這種龍膽生長在山頂附近的草地和岩石地區,九月和十月開花。儘管這座山受到保護並深受徒步旅行者的喜愛,但由於分佈有限,其保護工作值得關注。與其他龍膽一樣,它的花朵呈現深藍色,並用於傳統藥物,但採集這種特有族群會威脅到它的生存。
京都府
京都菊(Chrysanthemum × morifolium)京都雖然是栽培菊花而非野生菊花,但一千多年來一直是菊花栽培和育種的主要中心。傳統的京都菊花經過幾個世紀的選擇而形成了獨特的形態。花朵種類繁多,從小巧簡單的雛菊到巨大複雜的花朵,花瓣數百片,幾乎涵蓋了除純藍色之外的所有顏色。每年在寺廟和花園舉辦的京都菊花展都會展示這些傳統品種,包括千朵菊(經過訓練可同時開出 1000 多朵花的單株植物)等特殊的培育技術。原產於京都周圍山區的野菊花為這些栽培品種提供了基礎。菊花栽培藝術在京都達到了極其精湛的程度,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形成了獨特的培育方法、餵養時間表和美學原則。這些傳統延續至今,維護著鮮活的文化遺產。
貴船鳶尾(Iris sanguinea var. violacea)這種深紫色的鳶尾生長在京都北部貴船周圍的濕潤地區。貴船是一個以神社和清澈溪流而聞名的山村。鳶尾花直徑6-8厘米,呈深藍紫色,初夏時節,花莖高30-60厘米。這種鳶尾原產於涼爽山谷的濕地和溪畔,需要持續濕潤的土壤和部分遮蔭。貴船地區擁有豐富的泉水和溪流,是鳶尾花的理想棲息地。鳶尾花的深色使其與普通鳶尾花區分開來。鳶尾花盛開於夏季,京都居民傳統上會選擇在山間避暑,遠離城市的炎熱和潮濕。這種植物已被納入寺廟花園和溪流沿岸的自然植物。
嵐山杜鵑花(Rhododendron indicum)這種常綠杜鵑花野生於京都周圍的山區,包括著名的嵐山區。它在初夏(比大多數杜鵑花晚)開出漏斗狀的花朵,直徑 4-5 厘米,顏色為紅色、粉紅色或白色。花朵 1-3 朵一簇。植株長成低矮灌木,高 50-100 厘米,有小而有光澤的常綠葉子。此品種原產於日本西部低海拔到中等海拔的山區和岩石地區,包括京都週邊地區,能忍受相對乾燥和暴露的環境。它已被廣泛栽培和培育,為栽培杜鵑花提供了晚花和常綠葉子。野生杜鵑花生長在岩石坡上,已被納入傳統的日本花園,因其緊湊的體型、整齊的常綠葉子和夏季花期而備受推崇。野生族群有各種顏色形式。
大阪府
大阪百合(Lilium callosum)這種嬌嫩的百合生長在大阪及週邊地區的草地和向陽的山坡上。它開著下垂的土耳其帽狀花朵,花瓣反捲,橙紅色,帶有深色斑點。每朵花直徑3-4厘米,夏季時,1-6朵花簇生於30-80厘米高的細莖上。此品種原產於日本暖溫帶地區的草原和草地,喜歡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如今高度都市化的大阪地區曾經擁有大片草地,是這種百合的生長地。由於城市發展、農業轉型和採集,野生族群急劇減少。現存的族群主要存在於受保護的碎片區和未開發的邊緣地帶。小巧的體型和嬌嫩的花朵營造出優雅的景象,儘管這種品種在大阪附近的野外已經變得稀少。保育工作的重點是保護剩餘的碎片棲息地和維持栽培種群。
生駒風鈴草 (Campanula punctata var. hondoensis)這種風鈴草生長在大阪週邊的山區,包括大阪和奈良交界處的生駒山。初夏時節,它會開出4-5厘米長的管狀花,花蕊呈下垂狀,花蕊呈白色至淡粉色,花蕊內側帶有紫色斑點,懸掛在40-80厘米高的莖上。這種風鈴草原產於山間的草地和林緣,喜半陰濕潤的土壤。從大阪和奈良前往生駒山交通便利,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是熱門的休閒勝地,山上遍布寺廟和徒步小徑。風鈴草生長在半自然的棲息地,這些棲息地透過傳統的土地管理方式得以維護。下垂的花朵和花蕊內側的斑點營造出一種微妙的美感。這種植物透過根莖蔓延,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形成迷人的群落。
箕面野玫瑰(Rosa multiflora var. adenochaeta)這種野玫瑰生長於大阪北部的箕面地區,該地區以瀑布和秋葉而聞名。它在春末夏初開出一簇簇小白花,香氣濃鬱。與典型的野玫瑰不同,此品種的野玫瑰各部位長有腺毛。它生長為旺盛的攀緣灌木,可高達數公尺。這種玫瑰原產於大阪附近山區的森林和林緣,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茂盛。箕面公園位於大阪附近,保護著一個森林覆蓋的山谷,由於該地區崎嶇的地形和受保護的地位,公園裡保存著豐富多樣的本土植物。玫瑰花為昆蟲提供花蜜,而紅色的小果實則在秋冬季節為鳥類提供食物。
兵庫縣
六甲百合(Lilium japonicum)這種優雅的百合生長在神戶週邊的山區,包括六甲山脈。它開出淡粉紅色的喇叭狀花朵,香氣濃鬱,長10-15厘米,初夏時節,花朵單生或成對,生長在50-100厘米高的莖頂。此品種原產於排水良好的山坡草地和林緣,由於神戶山坡上的城市發展,其數量已大幅減少。六甲山脈從海岸陡峭地上升到海拔900多米,曾經擁有大片草地,依靠定期焚燒來維持。傳統管理方式的減少和開發的減少,導致適當的棲息地減少。保育工作的重點是維護草地區域和保護現存的族群。百合與六甲的連結有助於提升當地特色,並為保育工作提供支援。
淡路菊(Chrysanthemum japonicum)這種海岸菊生長於兵庫縣淡路島。秋季,它會開出白色到淡粉紅色的雛菊狀花朵,花朵直徑3-4公分。植株高30-60厘米,葉片厚實多汁,具有耐鹽性。該物種原產於包括淡路島在內的沿海地區的海岸懸崖、岩石海岸和沙地,耐鹽霧,在薄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淡路島是位於本州和四國之間瀨戶內海的大島,擁有多樣化的沿海棲息地。這種菊花在秋季盛開,而其他許多沿海植物則已謝幕。厚實的葉片有助於在排水良好的沿海環境中保持水分。這是幾種可用於栽培的野生菊花之一。
姬路杜鵑花(杜鵑花 x obtusum)姬路周圍的杜鵑花群落形態各異,既有野生品種,也有傳統栽培品種。花朵直徑2-4厘米,顏色有紅色、粉紅色、橙色和白色,在晚春開放。這些常綠灌木高50-150厘米,葉片細小。姬路地區以其白色城堡而聞名,擁有悠久的杜鵑花栽培傳統。野生品種生長在周圍的山脈中,而栽培品種則透過選擇和雜交培育而成。城堡花園和寺廟景觀中的傳統杜鵑花栽培既保留了野生基因多樣性,也保留了獨特的栽培品種。緊湊的株型和繁茂的花朵使這些杜鵑花成為傳統園林設計的理想選擇。
奈良縣
吉野櫻(Prunus × yedoensis 及相關品種)奈良的吉野山是日本最著名的賞櫻勝地,數百年來種植了數千棵櫻花樹。雖然許多是包括染井吉野在內的栽培品種,但山上也生長著野生山櫻花(Prunus jamasakura)和其他本地品種。這些櫻花在春天開出白色到淡粉紅色的五瓣花,直徑為 2-3 公分。野生櫻花盛開時,葉片呈現古銅色,比純開花的櫻花更柔和。吉野山以櫻花而聞名,已有 1300 多年的歷史,僧侶和朝聖者廣泛種植。這座山的多個海拔區域創造了一個較長的花期,因為花朵從低海拔逐漸開放到高海拔。這個地點有助於將花見(賞櫻)確立為日本的主要文化習俗。野生櫻花種群與栽培品種一起提供了遺傳多樣性和自然美。
報春花(Primula sieboldii)這種林地報春花與奈良的春日大社地區特別相關。它開出簇生的花朵,顏色為粉紅色、紫色或白色,花瓣深凹,春季長於15-30公分高的莖上。每朵花直徑2-3厘米,有五片花瓣,每片花瓣分為兩裂,形成流蘇狀。這種植物的葉子呈橢圓形至心形,邊緣呈扇貝狀,成簇生長。該物種原產於日本大部分地區的濕潤草地、溪流邊和開闊林地,由於棲息地喪失,其數量急劇下降。在春日大社周圍,受保護的森林保護了其族群。幾個世紀以來,這種報春花在日本被廣泛種植,許多品種因其花形、顏色和葉子特徵而被命名。野生品種較為樸素,卻自然優雅。傳統的栽培方法是在盛開期將植物種植在特製的花盆中。這種植物在夏季開花後進入休眠狀態,以地下匍匐莖的形式存活。
大和百合(Lilium japonicum var. abeanum)這種百合生長於奈良(古代大和國)的山區,開著淡粉紅色的喇叭狀芬芳花朵。每朵花長10-12厘米,散發著淡淡的香氣。該品種原產於中等海拔的草原和森林邊緣,是分佈在不同地區的幾個近緣種群之一。奈良山區擁有悠久的人類居住和土地管理歷史,曾經擁有廣闊的草原,人們透過定期焚燒茅草和飼料來維持草原。傳統管理的減少導致了森林的演替,從而減少了適宜百合的棲息地。保育工作的重點是透過控制焚燒和放牧來維護草原區域,從而使百合和其他草原物種受益。
和歌山縣
熊野杜鵑花(Rhododendron indicum)這種常綠杜鵑生長於和歌山縣南部的聖地熊野地區。初夏時節,它會開出紅色、粉紅色或白色的漏斗狀花朵,直徑4-5公分。杜鵑花呈低矮灌木狀,葉片小巧光滑,常綠。此品種原產於山區和岩石地區,耐乾旱、暴露的環境。熊野地區有三大神社和朝聖之路,一千多年來致力於保護森林和山脈,幫助保護本土植物。野生杜鵑花生長在岩石坡地上,已成為神社周圍和朝聖之路沿線的景觀的一部分。其花期較晚(六月),這意味著花朵會在傳統的朝聖季節盛開。野生杜鵑花擁有各種顏色,為該地區的自然美景增添了光彩。
那智山茶花(山茶花)那智地區以日本最高的瀑布(那智瀑布)而聞名,擁有天然的山茶林。野生山茶林在冬末春初開出簡單的五瓣花,直徑6-10厘米,呈紅色或粉紅色。這些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在和歌山縣南部溫和濕潤的氣候中茁壯成長,而這裡是日本降雨量最高的地區之一。山茶林為冬季增添了色彩,具有重要的美學和文化價值。有些樹齡已有數百年。山茶籽可用於生產山茶油,傳統上在整個地區都有使用。由於該地區的神聖地位和自然美景,這些森林受到保護。保護工作的重點是保護原始森林及其相關植物。
白濱野玫瑰 (Rosa wichuraiana)這種蔓生玫瑰生長在和歌山縣南部的白濱海岸。初夏時節,它會開出一簇簇小巧的白色芳香花朵。這種植物擁有長長的蔓生莖,葉片光滑,呈半常綠狀,沿著海岸懸崖和沙丘生長。白濱的白色沙灘賦予了該地區「白色沙灘」的名稱,這種玫瑰也生長在鄰近地區。此品種耐鹽霧和沙質土壤,有助於穩定海岸沙丘。花朵後會結出橙紅色的小果實。這種玫瑰在世界各地的育種計畫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栽培品種帶來了光滑的葉片、抗病性和蔓生習性。
中國地區
鳥取縣
大山百合(Lilium auratum)大山是中國地區的最高峰,孕育著大量的金線百合。這種巨大芬芳的花朵直徑15至30厘米,花瓣呈白色,帶有金色條紋和深紅色斑點。夏季,這些美麗的百合花在海拔600至1500公尺的山林中盛開。大山的火山土壤和山林為金線百合的生長提供了理想的條件。金線百合生長在酸性、富含腐植質的土壤中,土壤處於半陰狀態。由於採集壓力,野生族群數量下降,但大山的受保護地位有助於保護工作。金線百合與大山的淵源也為這座山增添了對遊客的吸引力。
鳥取鳶尾(Iris ensata)這種喜水的鳶尾生長在鳥取縣周圍的濕地中,包括著名的鳥取沙丘地區,那裡的泉水濕地為鳶尾提供了棲息地。野生鳶尾在初夏會開出直徑12-15公分的扁平大花,呈紫色或藍色。花朵呈三片寬闊的花瓣狀,並帶有黃色標記。鳶尾原產於濕地草地和沼澤,需要持續濕潤的土壤和充足的陽光。鳥取縣雖然有沙丘,但也有濕地區域可以生長鳶尾花。鳶尾在當地種植,傳統品種與野生族群共同保存。初夏時節,這些艷麗的花朵呈現出令人嘆為觀止的景象。
浦富海岸山茶花(山茶花)鳥取縣東部崎嶇的浦富海岸孕育著天然的山茶花族群,它們生長在海岸懸崖和海岸森林中。野生山茶花在冬末會開出直徑6-10公分的紅色或粉紅色花朵。溫和的海洋性氣候使這些常綠灌木得以茁壯成長。風景優美的浦富海岸擁有奇特的岩層和清澈的海水,冬季盛開的山茶樹林與蔚藍的大海形成美麗的對比。這些沿海族群能夠耐受鹽霧和強風。花朵為蜜蜂提供早期的花蜜,而種子則可製成該地區傳統的山茶油。
島根縣
出雲鳶尾(Iris laevigata)這種水鳶尾生長於出雲周圍的濕地,出雲是日本最古老、最重要的神道教神社之一的所在地。初夏時節,水鳶尾會開出直徑10-12公分的大型藍紫色花朵。花朵長在劍形葉叢中,莖稈上生有花。該物種原產於濕地和池塘邊緣,需要充足的陽光和淺淺的積水。出雲地區擁有眾多濕地和稻田,為其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地。鳶尾花與古老的出雲神社及其周邊地區有著深厚的文化淵源。神社周圍的傳統花園通常會在池塘邊緣種植這種鳶尾花。這種植物透過根莖蔓延,並在適當的濕地中形成廣泛的群落。
隱岐島百合(Lilium hansonii)這種稀有的百合生長在島根縣海岸外偏遠的隱岐群島,花朵呈金黃色,花瓣下垂,花瓣呈反捲狀。每朵花直徑4-6厘米,簇生於1-1.5米高的莖頂。島嶼的孤立性使其自然族群得以保存,但該物種仍然稀有。隱岐群島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擁有獨特的植物群落,其中包括一些特有的物種和變種。這種百合生長在森林邊緣和土壤排水良好的斜坡上。島上的族群代表著重要的遺傳多樣性。保育工作包括棲息地保護和人工培育,以減少對野生族群的採集壓力。
島根杜鵑花(Rhododendron kiusianum)這種矮生常綠杜鵑生長於日本西部山區,包括島根縣。它在晚春時節會開出直徑2-3公分的小漏斗形花朵,顏色為紫色、粉紅色或白色。植株呈低矮緊密的灌木狀,高度很少超過1公尺。此品種原產於中高海拔的山坡和裸露的山脊,能夠耐受強風和貧瘠土壤等惡劣環境。其緊湊的體型和繁茂的花朵使其廣受歡迎,尤其適合盆栽。野生族群生長在岩石坡地上,當成千上萬株同時盛開時,會呈現出絢麗多彩的景象。
岡山縣
岡山百合(Lilium callosum var. flaviflorum)這種嬌嫩的百合品種,開著黃色的花,生長在岡山的草原上。它長著下垂的土耳其帽狀花朵,花瓣呈黃色(而非典型的橙紅色),下卷,並帶有深色斑點。每朵花直徑3-4厘米,夏季成簇生長在30-80厘米高的細長莖上。黃色是該品種與其他品種的區別所在。該品種原產於排水良好的草原和向陽坡地,由於開發和農業轉型導致棲息地喪失,現已變得稀有。如今高度開發的岡山地區曾經擁有廣闊的草原。保育工作的重點是保護現存的碎塊草原和維持栽培族群。
高橋報春花(Primula japonica)這種燭台櫻草生長在岡山縣北部高梁市附近的溪流沿岸。在春末夏初,它會開出多層輪生的花朵,顏色從洋紅色到深紅色,層層疊疊,莖高40-60公分。這種櫻草原產於中等海拔的濕潤草地和溪流旁,需要持續濕潤的土壤和涼爽的環境。岡山縣北部的溪流為它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地。這種櫻草在初夏呈現出絢麗的色彩,並被納入自然主義花園。在適當的條件下,它會透過自播繁殖而蔓延。
小島灣菊(Chrysanthemum zawadskii)這種野菊生長於岡山縣東南部兒島灣周圍的草原和沿海地區。秋季,它會開出粉紅色到白色的雛菊狀花朵,直徑3-5公分。植株高20-50厘米,葉片深裂。該品種原產於草原、海岸懸崖和岩石地區,能夠耐受貧瘠的土壤和暴露的環境。晚花期為晚季傳粉昆蟲提供了秋日的色彩和花蜜。與其他野菊一樣,它經過幾個世紀的自然選擇,最終形成瞭如今的栽培品種。這種植物非常耐寒,能夠適應各種生長條件。
廣島縣
宮島杜鵑花(杜鵑花 x obtusum)廣島灣的聖島宮島(嚴島)生長著野生和傳統栽培的杜鵑花。這些常綠灌木在晚春時節會開出直徑2-4公分的花朵,顏色有紅色、粉紅色、橘色和白色。宮島以其著名的水上鳥居和神社建築群而聞名,島上有受保護的森林和花園,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在那裡種植杜鵑花。野生品種生長在山坡上,而栽培品種則點綴著寺廟花園和小徑。該島的受保護地位有助於保護野生基因多樣性和傳統栽培品種。杜鵑花在四月下旬和五月盛開,景色壯麗,吸引前來尋求精神和美感體驗的遊客。
廣島龍膽 (Gentiana scabra var. buergeri)這種秋季開花的龍膽會開出深藍紫色的管狀花,這些花大部分保持閉合或僅在尖端開放,在九月和十月成簇出現在莖頂。每朵花長 3-5 厘米,花開處有五個尖裂的裂片。植株可長到 30-60 公分高,葉子對生,呈披針形。這種龍膽原產於日本大部分地區的草地、草原和森林邊緣,包括廣島的山區,牠喜歡充足的陽光而不是略微的陰涼,以及潮濕但排水良好的土壤。當大多數其他花朵都已謝幕時,這種濃鬱的藍色為季末增添了美麗。這些花主要靠蜜蜂授粉,大黃蜂的力量足以迫使半閉合的花朵打開。傳統醫學利用其根部來提取其苦味,但這也導致了其種群數量下降。保育的重點是保護剩餘的草地棲息地並阻止野生採集。
三段京百合(Lilium auratum)廣島北部壯麗的三段峽是金線百合的棲息地。這些巨大芬芳的花朵在夏季盛開於峽谷沿岸的山林中。每朵花直徑15-25厘米,白色花瓣上點綴著金色條紋和深紅色斑點。峽谷景色壯麗,溪流清澈,懸崖峭壁森林密布,為金線百合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地——半陰、酸性土壤和高濕度。金線百合生長於森林覆蓋的山坡上的球莖。由於採集壓力,金線百合的野生族群數量在整個分佈區內不斷下降,因此像三段峽這樣的保護區對金線百合的保護日益重要。壯觀的地質特徵和美麗的花朵使這座峽谷成為一個備受歡迎的目的地。
瀨戶內海岸玫瑰 (Rosa rugosa)這種茁壯的玫瑰生長在瀨戶內海沿岸地區,包括廣島的島嶼和海岸線。從晚春到秋季,它反覆開出直徑6-9公分、香氣濃鬱的深粉紅色至洋紅色花朵。這種濃密多刺的灌木高達1-2米,葉片呈深綠色,皺褶明顯。這種玫瑰原產於沿海地區,能夠耐受鹽霧和沙質土壤,有助於穩定沙丘和沿海地區。花後會結出富含維生素C的鮮紅色大果。瀨戶內海氣候溫和,島嶼眾多,為沿海地區提供了廣闊的棲息地。玫瑰的耐鹽性、美麗的花朵以及對野生動物的價值使其對沿海生態系統和景觀美化具有重要意義。
山口縣
秋吉台百合(Lilium callosum)這種嬌嫩的百合生長在山口縣秋吉台喀斯特高原,花朵呈土耳其帽狀,下垂,花瓣反捲,橙紅色,帶有深色斑點。每朵花直徑3-4厘米,夏季成簇生長在30-80厘米高的細莖上。秋吉台高原是日本最大的喀斯特地形之一,其石灰岩草原透過控制燃燒來維護——這種傳統的管理方式為這種百合和其他草原物種創造了理想的生長條件。石灰岩地質提供了良好的排水系統和鹼性土壤。這種百合是適應週期性火災的草原植物,其球莖在地下存活,而地上部分則被燃燒。高原廣闊的草原、洞穴和喀斯特地形創造了獨特的景觀,傳統的土地管理方式保持了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包括持續的控制燃燒,以防止其向灌木叢演替。
萩布什三葉草(胡枝子)山口縣北部的萩市與灌木三葉草有著特別的淵源,這種植物在夏末秋初盛開,美不勝收。這種落葉灌木會開出大量豌豆狀的小花,顏色從玫瑰紫色到粉紅色不等。花朵長約1-1.5厘米,沿著拱形枝條腋生簇生。植株高1-2米,葉片為三葉。灌木三葉草原產於日本大部分地區的灌木叢、森林邊緣和山坡,在歷史悠久的城下町萩市尤為著名,幾個世紀以來,灌木三葉草一直被種植在花園和景觀中。這種植物可以固氮,提高土壤肥力。秋季,花朵會呈現出一片粉紫色的朦朧景象,作為秋天的象徵,灌木三葉草經常出現在日本的詩歌和藝術作品中。萩市會舉辦各種節慶來慶祝花期。
山口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山口縣的沿海地區,尤其是日本海沿岸和瀨戶內海的島嶼,生長著大量的天然山茶林。野生山茶林在冬末春初會開出簡單的五瓣花,直徑6-10厘米,呈紅色或粉紅色。這些常綠灌木在溫和的沿海氣候中茁壯成長。山口縣的山茶花一直是重要的種植和油料生產來源。一些沿海森林甚至生長著百年老樹。這些花朵為早期的蜜蜂提供冬季花蜜,而種子則可提取傳統用於烹飪、化妝品和工具保養的油。保護工作的重點是保護現存的天然山茶林免受開發,並維持有助於保護的傳統用途。
四國地區
德島縣
阿波百合(Lilium japonicum)這款優雅的百合生長於德島縣(歷史上的阿波羅國)的山區,花朵呈淡粉紅色,呈喇叭狀,香氣芬芳。初夏時節,花朵單生或成對綻放,莖高50-100公分。該品種原產於山坡的草地和森林邊緣,由於傳統土地管理的減少和棲息地的改變,其數量已逐漸減少。德島縣的山區是四國山脈的一部分,曾經擁有大片透過焚燒維持的草地。百合需要排水良好的土壤,陽光充足,略有遮蔭。野生族群目前主要分佈在受保護的地區和仍在繼續傳統管理的地區。保育工作包括透過控制性焚燒恢復棲息地以及保護剩餘族群。
吉野川鳶尾(Iris ensata)這種喜水的鳶尾生長在流經德島縣的吉野川沿岸的濕地。野生鳶尾在初夏會開出直徑12-15公分的大型扁平花朵,呈現紫色或藍色。花朵呈三片寬闊的、近乎平坦的瀑布狀。鳶尾原產於日本各地的濕地和沼澤,需要充足的陽光和持續濕潤至澇漬的土壤。吉野川的氾濫平原及其周邊濕地為其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地。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沿著河流種植鳶尾花。其鮮豔的花朵和扁平的形態使其有別於其他日本鳶尾花。河流管理和濕地保護有助於維護鳶尾和其他濕地物種的棲息地。
鳴門菊 (Chrysanthemum makinoi)這種野菊生長於德島縣東部山區,包括鳴門市週邊地區。秋季,它會開出直徑3-4公分、粉紅色至淡紫色的雛菊狀花朵。植株高30-60厘米,葉片淺裂,芳香。此品種原產於中等海拔的森林邊緣、岩石坡地和開闊林地,喜半陰和排水良好的土壤。晚花期為晚季傳粉昆蟲帶來秋色和花蜜。與其他野菊一樣,它為栽培品種貢獻了遺傳物質。該品種通過根莖蔓延,並在適當的條件下自播,有時形成迷人的群落。
香川縣
贊岐杜鵑花(Rhododendron kaempferi)這種落葉杜鵑生長於香川縣(歷史上的讚岐國)的山區。晚春時節,它會開出漏斗狀的花朵,直徑4-5厘米,顏色為粉紅色、紅色或橙色。花2-4朵簇生,通常濃密地覆蓋在灌木叢上。植株高1-2米,葉片較小,秋季會變成紅橙色。此品種原產於中等海拔的岩石坡地和疏林,能耐受貧瘠的土壤和暴露的環境。香川縣的山區雖然不如四國其他地區高,但卻孕育著種類繁多的杜鵑花族群。野生杜鵑的花色各異。該品種在杜鵑花育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使其具有極強的抗寒能力和濃鬱的花色。野生族群在春季呈現出絢麗多彩的景象。
琴平報春花(Primula sieboldii)這種林地櫻草生長在琴平神社周圍的林地中,琴平神社以其擁有數百階石階的神社而聞名。春天,這種櫻草會開出一簇簇粉紅色、紫色或白色花朵,花瓣深凹。每朵花直徑2-3厘米,長在15-30厘米高的莖上。這種櫻草的葉子呈橢圓形到心形,成簇生長。這種櫻草原產於潮濕的草地和開闊的林地,由於棲息地的喪失,其數量急劇下降。在琴平神社周圍,受保護的森林保留了一些櫻草的族群。這種櫻草的傳統栽培已有數百年歷史,許多品種因其花形和顏色而被命名。野生櫻草的形態較為樸素,但卻自然優雅。這種櫻草在開花後於夏季進入休眠期。
小豆島橄欖花 (Olea europaea var. europaea)香川縣的小豆島並非本土植物(從地中海引進),但卻因自20世紀初在日本首次成功種植橄欖而聞名。橄欖樹在晚春時節會開出小巧芬芳的白色花朵。雖然並非本土物種,但橄欖種植已成為小豆島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至於其花朵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島上溫和的氣候與地中海氣候相似,使其能夠成功種植。這體現了外來物種如何在不取代這個相對較小的島嶼上的本土植物群落的情況下,在當地發揮重要作用。
愛媛縣
石鎚百合(Lilium auratum)石鎚山是四國最高峰,海拔1982米,是金線百合的棲息地。這種巨大芬芳的花朵直徑15-30厘米,夏季在海拔600-1500米的山林中盛開。每朵花都有白色的花瓣,上面飾有金色條紋和深紅色斑點。這座在修驗道山崇拜中舉足輕重的聖山擁有受保護的森林,為金線百合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地——半陰、酸性土壤和高濕度。由於採集壓力,金線百合的野生族群數量在整個分佈區內都在下降。這座山的宗教意義和受保護的地位有助於保護工作。這些美麗的花朵吸引遊客,但觀賞與棲息地保護必須取得平衡。
杜後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松山道後地區擁有日本最古老的溫泉之一,孕育豐富的山茶花族群。野生山茶花在冬末春初開出簡單的五瓣花,直徑6-10厘米,呈紅色或粉紅色。這些常綠灌木在松山溫和的沿海氣候中茁壯成長。道後溫泉區擁有古老的傳統,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種植山茶花,有些古樹甚至生長在寺廟和神社附近。山茶花在傳統的溫泉季節盛開,為這片歷史悠久的景觀增添了美感。山茶籽可以用來製作傳統用途的山茶油。保護古老的山茶樹及其相關的文化景觀有助於維護自然和文化遺產。
宇和島野玫瑰(Rosa multiflora)這種生長旺盛的玫瑰生長於愛媛郡南部的山區和沿海地區,包括宇和島週邊地區。它在春末夏初開出簇生的白色小花,花朵芬芳。每朵花直徑2-3厘米,形成大型圓錐花序。這種植物利用下彎的刺攀爬至3-5公尺高,或形成茂密的灌木叢。此品種原產於森林和林緣,在各種環境下都能茁壯成長。花朵後會結出紅色的小果實,可供鳥類食用。這種玫瑰在世界各地的玫瑰育種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有助於提高抗病能力並形成大型花簇。豐富的花朵為昆蟲提供花蜜,而茂密的灌木叢則為野生動物提供了棲息地。
高知縣
土佐百合(Lilium japonicum)這種優雅的百合生長於高知縣(歷史上的土佐國)的山區,花朵呈淡粉紅色,呈喇叭狀,香氣芬芳。初夏時節,花朵單生或成對綻放,枝幹高50-100公分。該品種原產於排水良好的山坡草地和森林邊緣,由於傳統管理的減少,其數量正在減少。高知縣山區雨量充沛、氣候溫暖,使得草地無需管理即可迅速恢復成森林。傳統的焚燒方式維護了草地,但焚燒方式的減少導致適當的棲息地減少。保育工作包括棲息地恢復和剩餘族群的保護。
四萬十川鳶尾 (Iris ensata)這種水鳶尾生長於四萬十川沿岸的濕地,常被稱為日本最後的清流。初夏時節,鳶尾會開出直徑12-15公分的扁平大花,呈現紫色或藍色。花朵呈三片寬闊的流域狀,並以黃色標示。鳶尾原產於濕地和沼澤,需要充足的陽光和持續濕潤的土壤。四萬十川相對天然的洪氾區維持著濕地棲地,孕育著多樣化的植物群落。流域內傳統的河流管理和低強度農業有助於保護自然條件。鳶尾在初夏盛開,在河岸和濕地中形成絢麗的景象。
足摺百合 (Lilium callosum)這種嬌嫩的百合生長於四國最南端的足摺岬,花朵呈土耳其帽狀,花瓣下垂,橙紅色,帶有深色斑點。每朵花直徑3-4厘米,夏季成簇生長在30-80厘米高的細莖上。足摺岬的海岸草原和岩石坡地排水良好,為百合提供了理想的生長環境。溫和的海洋性氣候使其全年都能生長。這種百合代表了適應海洋環境(包括耐鹽霧)的南部沿海族群。足摺岬的海岸風光壯麗,懸崖峭壁、岩層交錯,太平洋的壯麗景色吸引著許多遊客前來觀賞。
九州地區
福岡縣
太宰府李子(雄性李)太宰府天滿宮以梅花聞名,院內種植了數千棵梅樹。冬末春初,梅花開得芬芳,五瓣梅花直徑 2-2.5 厘米,有白色、粉紅色或紅色,通常在二月盛開。花朵在長出葉子之前,便已露頭。雖然日本各地都栽培梅花,但太宰府作為祭祀菅原道真的神社卻意義非凡,菅原道真是一位與梅花有著深厚淵源的學者和詩人。根據傳說,他最喜歡的梅樹從京都飛到太宰府,在他流亡期間陪伴在他身邊。神社維護許多古老的梅樹,並每年舉辦梅花節。福岡的山區遍布野生和栽培的梅花,花朵種類繁多,從簡單的單瓣到複雜的重瓣,色彩繽紛。
福岡野杜鵑花(Rhododendron kiusianum)這種矮生常綠杜鵑原產於九州山區,包括福岡。它在晚春時節會開出直徑2-3公分的小漏斗形花朵,顏色為紫色、粉紅色或白色。植株呈低矮緊湊的灌木狀,高度很少超過1米,常生長在山脊和岩石斜坡的開闊處。此品種原產於九州中高海拔地區的火山坡和開闊的山脊,能夠耐受強風、貧瘠土壤和極端溫度等惡劣環境。其緊湊的體型和繁茂的花朵使其在栽培中非常受歡迎,尤其適用於盆景和岩石花園。當成千上萬株野生杜鵑同時在山坡上綻放時,會形成壯觀的景象。
玄界海岸菊花(Chrysanthemum pacificum)這種海岸菊生長在福岡縣北部玄界海岸的海邊懸崖。秋季,它會開出一簇簇小巧的紐扣狀黃色花朵(全部為盤狀小花,無舌狀小花)。花朵直徑6-10毫米,密集排列,頂端平整。植株高20-40厘米,葉片厚實,呈長圓形,邊緣為白色氈狀,呈現銀色光澤。這種常綠多年生植物會形成蔓延的墊狀,具有極強的耐鹽性,能夠適應鹽霧、強風和貧瘠土壤等惡劣的海岸環境。銀色的葉緣和緊湊的生長使其即使在不開花時也極具吸引力。晚開的花為原本棕色的海岸懸崖增添了秋日的色彩。
佐賀縣
唐津鳶尾 (Iris ensata)這種水鳶尾生長於佐賀縣北部唐津周圍的濕地,初夏時節會開出直徑12-15公分的扁平大花,顏色為紫色或藍色。花朵呈三片寬闊的、近乎平坦的花序,並以黃色標示。此品種原產於濕地草地和沼澤,需要充足的陽光和持續濕潤至澇漬的土壤。唐津地區擁有稻田和天然濕地,為其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地。該地區數百年來一直進行這種鳶尾的傳統栽培,並透過選育培育出本地品種。這些艷麗的花朵在初夏時節格外絢麗。河流和濕地的保護有助於維護該品種和其他濕地物種的棲息地。
有田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以瓷器生產聞名的有田地區也孕育著天然的山茶花種群。野生山茶花在冬末春初的常綠灌木上開出簡單的五瓣花朵,直徑6-10厘米,呈紅色或粉紅色。該地區溫和的氣候使山茶花得以茁壯成長。山茶花圖案頻繁出現在有田瓷器的設計中,體現了這種花在當地的重要性。山茶花的種子可以製成該地區傳統使用的山茶油。一些古老的山茶樹生長在窯址附近和寺廟內。保護歷史悠久的山茶樹和自然族群有助於維護這個陶瓷產區的自然和文化遺產。
吉野百合(Lilium callosum)這種嬌嫩的百合生長在吉野裡考古遺址周圍的草地上,花朵呈土耳其帽狀,下垂,花瓣呈橙紅色,帶有深色斑點。每朵花直徑3-4厘米,夏季成簇生長在30-80厘米高的細長莖上。吉野裡遺址保留彌生時代大型聚落的遺跡,其中包括一些重建的草地,這些草地的管理方式反映了當時的狀況。這種管理方式使包括這種百合在內的草原物種受益。這種植物需要排水良好的土壤和充足的陽光。考古意義與天然草原植物的結合,創造了獨特的教育和保護機會。
長崎縣
旋轉杜鵑花(Rhododendron x pulchrum)這種雜交杜鵑花群落生長於長崎的平戶地區,春季會開出直徑 6-8 公分的大型漏斗形花朵,顏色有紅色、粉紅色、紫色或白色。這些植物長成常綠灌木,高 1-2 米,葉片較大。雖然平戶杜鵑花是栽培而非野生的,但它們卻是九州野生杜鵑花數百年來經過選擇和培育的結果。平戶是位於西北海岸外的島嶼,溫和的海洋性氣候孕育了這些獨特的品種。它們與其他杜鵑花群落的不同之處在於花朵更大、花期更長、更耐溫暖。野生親本種至今仍在長崎各地的山區生長,自然變異和雜交形成了複雜的族群。野生品種和傳統栽培品種都為該地區的園藝遺產做出了貢獻。
雲仙杜鵑花(Rhododendron kiusianum)雲仙岳是長崎縣中部的活火山,孕育著大片的矮杜鵑花族群。這些杜鵑花在晚春時節開出直徑2-3公分的小型漏斗狀花朵,顏色有紫色、粉紅色或白色。植物在火山斜坡上形成低矮的墊狀結構,尤其是在樹線以上、其他木本植物難以生長的惡劣環境區域。緊密的生長形態有助於植物抵禦強風、火山氣體和貧瘠的火山土壤。當成千上萬株杜鵑花同時盛開時,山坡會變成粉紅色、紫色和白色,這一壯觀景象吸引了許多遊客。雲仙的火山景觀,加上溫泉、蒸氣口和崎嶇的地形,為杜鵑花的繁茂生長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杜鵑花的保育工作在旅遊業和棲息地保護之間取得了平衡。
五島列島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長崎西海岸外的五島列島擁有大片天然山茶林。野生山茶林在冬末春初開出簡單的五瓣花,直徑6-10厘米,呈紅色或粉紅色。這些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在溫和的高濕度海洋性氣候中茁壯成長。五島列島擁有日本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山茶林,樹高可達15米,樹齡達數百年。這些森林為眾多物種提供了棲息地,並因其美麗而備受珍視。傳統上,山茶籽可用於生產山茶油,這是當地重要的產業。島上會舉辦節慶來慶祝山茶花盛開。保育工作的重點是保護剩餘的天然林,同時保持傳統的永續利用,以支持保育工作和當地生計。
熊本縣
阿蘇百合(Lilium callosum)這種嬌嫩的百合生長在阿蘇火山口的草原上,開著下垂的土耳其帽狀花朵,花瓣反捲,呈橙紅色,帶有深色斑點。每朵花直徑 3-4 厘米,夏季成簇生長在 30-80 厘米高的細莖上。阿蘇火山口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之一,擁有廣闊的草原,幾個世紀以來就透過控制燃燒來維護——這種傳統的管理方式既支持牛群放牧,也支持生物多樣性。這種百合是適應週期性火災的草原植物,其球莖存活在地下。火山土壤排水性極佳。阿蘇草原佔地數萬公頃,是日本現存最重要的草原生態系之一。保護工作包括繼續傳統的燃燒方式,保持開放的環境,防止其演變成灌木叢。
天草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熊本縣西部的天草群島擁有天然山茶林。野生山茶林在冬末春初,常綠灌木上會開出簡單的五瓣花,直徑6-10厘米,呈紅色或粉紅色。溫和的海洋性氣候和充沛的降雨為山茶林的生長提供了理想的條件。有些島嶼的森林甚至長出了非常古老的樹。幾個世紀以來,山茶油生產一直是島上重要的產業。山茶花在冬季盛開,為景觀增添了色彩。保護天然山茶林有助於維護島嶼的生物多樣性,並支持傳統產業。島上會舉辦各種節慶來慶祝山茶花季,吸引遊客前來觀賞盛開的山茶林,並了解傳統的山茶油生產工藝。
菊池谷報春花(Primula japonica)這種燭台櫻草生長在熊本縣北部菊池溪谷的溪流沿岸,在春末夏初,其莖高40-60厘米,開出多層層層輪生的花朵,顏色從洋紅色到深紅色不等。這種櫻草原產於中等海拔的濕潤草地和溪流旁,需要持續濕潤的土壤和涼爽的環境。菊池溪谷擁有清澈的溪流,流經森林覆蓋的山間,為櫻草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地。初夏,這種櫻草在溪流沿岸呈現出絢麗的色彩。它透過自播傳播,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形成大片群落。菊池谷的自然美景和多樣化的植物吸引著許多遊客,尤其是在櫻草花盛開的春季和初夏。
大分縣
朱菊杜鵑花(Rhododendron kiusianum)九州最高峰九重山的火山坡上生長著大片矮杜鵑花族群。這些杜鵑花在春末夏初開出漏斗狀的小花,直徑2-3厘米,顏色為紫色、粉紅色或白色。植株低矮,呈蔓延狀,尤其在海拔1400-1700公尺的林木線以上地區。緊湊的生長方式有助於它們抵禦強風和裸露山脊上的惡劣環境。五月末六月初,成千上萬株杜鵑花同時盛開,整片山坡變成一片片粉紅色和紫色的波浪,這是九州最壯觀的自然景觀之一,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九重山脈是阿蘇九重國立公園的一部分,它在保護這些杜鵑花族群的同時,也允許精心管理旅遊業。火山土壤和氣候為杜鵑花的生長創造了理想的條件。
別府山茶花(山茶花)別府地區以其溫泉和火山地形而聞名,周圍的森林孕育著大量的山茶花。野生山茶花在冬末春初開出簡單的五瓣花,直徑6-10厘米,呈紅色或粉紅色。溫和的氣候和火山土壤為山茶花的生長提供了適當的條件。山茶花在溫泉旅遊季節盛開,為當地增添了美麗的景色。一些古樹生長在溫泉設施和寺廟附近。山茶籽可以用來生產該地區傳統使用的山茶油。火山景觀、溫泉和山茶樹林的交融構成了獨特的景觀,一年四季都吸引著遊客。
由布院百合(Lilium japonicum)這款優雅的百合生長在溫泉勝地湯布院周圍的山間,花朵呈淡粉紅色,喇叭狀,香氣濃鬱,長10-15公分。初夏時節,花朵單生或成對綻放,枝幹高50-100公分。該物種原產於山坡的草地和森林邊緣,由於傳統管理的減少和棲息地的改變,其數量正在減少。湯布院周圍的山間曾有大片草地,這些草地是透過焚燒維持的。保育工作包括棲地恢復和對現存族群的保護。百合的花期恰逢初夏旅遊旺季,保護工作得到了當地旅遊業的支持。
宮崎縣
日向百合(Lilium japonicum)這款優雅的百合生長於宮崎縣(歷史上的日向國)的山區,花朵呈淡粉紅色,呈喇叭狀,香氣濃鬱,長10-15公分。初夏時節,花朵單生或成對綻放,生長在50-100公分高的莖頂。該品種原產於排水良好的山坡草地和森林邊緣,由於傳統管理的減少,其數量正在減少。宮崎縣溫暖濕潤的氣候和充沛的降雨使得草地在缺乏積極管理的情況下迅速恢復成森林。傳統的焚燒方式可以維持草地的生長,用於製作茅草和飼料,但這些方式的減少導致適當的棲息地減少。保育工作的重點是透過控制性焚燒來維護草地區域,並保護剩餘的族群。
霧島杜鵑花(Rhododendron kiusianum)橫跨宮崎縣和鹿兒島縣邊界的霧島火山山脈孕育著大量的矮杜鵑花族群。這些杜鵑花在晚春時節會開出直徑2-3公分的小花,顏色有紫色、粉紅色或白色。這些植物在海拔1200至1700公尺的火山坡上形成低矮的墊狀花序。霧島山脈擁有20多座火山峰,為各種條件的火山坡地提供了多樣化的棲息地。杜鵑花在裸露的山坡和山脊上茁壯成長,而火山土壤和惡劣的自然環境限制了它們之間的競爭。當成千上萬的杜鵑花同時盛開時,山脈會呈現出一片絢麗的粉紅色和紫色。霧島錦江灣國家公園在保護這些杜鵑花族群的同時,也精心管理它們的旅遊和傳統用途。
青島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青島是宮崎縣外的一個小島,由堤道連接,島上有一片天然的山茶樹林。野生山茶樹林在冬末春初開出簡單的五瓣花,直徑6-10厘米,呈紅色或粉紅色。這些常綠灌木形成了一片獨特的亞熱帶山茶樹林,山茶花生長茂密。青島氣候溫和,霜凍極少,山茶花得以茁壯成長。這片山茶樹林被視為聖地,環繞著一座供奉海神的神社。神聖的地位加上島嶼的孤立性,有助於保護這片山茶樹林。遊客可以漫步在山茶樹林中,尤其當花朵鋪滿樹下地面時,景色令人嘆為觀止。保護工作的重點是保護山茶樹林免受風暴破壞,並保持其獨特的風貌。
鹿兒島縣
櫻島野玫瑰 (Rosa rugosa)這種茁壯的玫瑰生長在鹿兒島灣沿岸,包括櫻島火山周圍。從晚春到秋季,它反覆開出直徑6-9公分、深粉紅色至洋紅色的芬芳花朵。這種濃密多刺的灌木高達1-2米,葉片皺縮。這種玫瑰原產於沿海地區,能夠耐受鹽霧、火山灰和沙質土壤,有助於穩定受櫻島頻繁噴發的火山灰沉積影響的沿海地區。花朵之後會結出碩大鮮紅色的果實。儘管火山灰沉積,玫瑰仍能茁壯成長,展現出非凡的適應性。活火山、沿海棲息地和堅韌的植物群落共同構成了獨特的景觀。
屋久島杜鵑花(Rhododendron yakushimanum)這款小巧的常綠杜鵑花是屋久島的特有種,生長在海拔1600公尺以上山頂附近的高山地帶。它開出6-10朵鐘形花,花蕾呈深粉紅色,花朵近白色,邊緣通常呈粉紅色。每朵花直徑3-4公分。這種植物長成1-1.5米高的茂密圓形灌木,葉子獨特——上面是深綠色,下面是厚厚的棕色絨毛。該物種原產於裸露的山脊和岩石斜坡,儘管屋久島位於南緯30°N,但這裡仍經歷著強風、高降雨量和涼爽的氣候,是適應獨特環境的島嶼特有物種。屋久島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這裡降雨充沛(山區年降雨量高達10公尺),低海拔地區形成溫帶雨林,高海拔地區形成雲霧林。杜鵑花僅生長在常年氣候涼爽的最高海拔地區。它在世界各地的栽培中非常受歡迎,尤其因其緊湊的習性和獨特的葉形。所有栽培植物都源自於有限數量的引種,這引發了人們對遺傳多樣性保護的擔憂。世界遺產地內的野生族群受到保護,但面臨鹿啃食和氣候變遷的壓力。
種子島百合(Lilium japonicum var. insulare)這種百合生長於種子島,花朵呈淡粉紅色,香氣濃鬱,呈喇叭狀。島上溫暖的海洋性氣候使其與大陸百合略有不同,因此這種百合在形態和開花時間上也略有不同。由於該島(以日本的航太中心而聞名)日益城市化的發展,這種百合原產於草原和森林邊緣,數量有所下降。保育工作的重點是保護現存的棲息地碎片,並維持代表島上獨特遺傳譜系的栽培族群。
沖繩地區
沖繩縣
沖繩百合(Lilium formosanum var.pricei)這種小型百合原產於包括沖繩在內的琉球群島,花朵呈白色喇叭狀,芳香四溢,長10-15厘米,外部常帶紫色。夏秋季節,花朵單生或成簇生長,莖高30-60公分。它是日本本土最南端的百合,適應亞熱帶環境,與日本溫帶百合截然不同。這種百合原產於海平面至中等海拔的岩坡、草地和森林邊緣,耐熱耐濕,但需要排水良好的土壤。該物種與台灣百合關係密切,反映了琉球群島和台灣之間的生物地理聯繫。由於島嶼城市化程度不斷提高,野生族群面臨棲息地喪失的壓力。保育工作包括棲息地保護和人工培育,以維持這獨特的遺傳譜系。
琉球杜鵑花(Rhododendron × mucronatum)這種原產於琉球群島的常綠杜鵑花群落,春季開出漏斗狀花朵,直徑4-6厘米,花色為白色,偶爾為淡粉紅色。植株生長為灌木,高1-2米,葉片較小。本種原產於海平面至中海拔的森林和林緣,可耐受高溫高濕度等亞熱帶環境。琉球群島的亞熱帶氣候與日本溫帶地區截然不同,其杜鵑花區係也反映了這些差異。該物種已被用於培育在世界各地溫暖氣候條件下栽培的印度杜鵑花和南方杜鵑花。野生族群遍佈整個島鏈,能夠適應包括颱風幹擾在內的當地環境。保護工作重點是保護剩餘的天然林免受開發破壞。
沖繩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 var. hozanensis)這種原產於沖繩北部的山茶品種,在冬季和早春會開出直徑6-10公分的紅色花朵。這種常綠灌木生長在亞熱帶森林中,是日本最南端的山茶屬(C. japonica)自然族群。該品種表現出對亞熱帶環境的適應性,包括耐高溫高濕。野生族群生長在現存的天然森林中,尤其是在本島欠發達的北部地區。這些南部族群代表著重要的遺傳多樣性,它們適應了與溫帶族群截然不同的生存環境。保育工作的重點是保護現存的森林棲息地免受開發影響,並維護這些獨特的遺傳資源。
西表島野蘭花(Cymbidium koran)這種陸生蘭花原產於西表島和琉球群島南部的其他地區,冬季會開出拱形的芳香花朵。每朵花的直徑為 3-4 厘米,萼片和花瓣狹窄,顏色為綠色到棕色,白色唇瓣帶有紫色斑點。這些花散發著甜美的香氣,在傍晚尤為濃鬱。這種蘭花原產於從海平面到低海拔的森林,生長在陰涼處的落葉層中。西表島是日本最原始的亞熱帶島嶼之一,森林覆蓋率超過 90%,擁有多樣化的植物,包括眾多蘭花品種。這種蕙蘭是與日本溫帶蘭花截然不同的亞熱帶品種。它因其香味而被栽培,在傳統的蘭花欣賞中很受重視,儘管採集壓力已經影響到一些種群。保育工作的重點是保護島上的原始森林和防止非法採集。
香港花店見解:日本各都道府縣的花卉遺產
日本本土花卉代表著非凡的植物遺產,其形成源於其顯著的地理多樣性——從亞北極的北海道到亞熱帶的沖繩,從沿海海岸到高山峰巒,綿延近3000公里,涵蓋了極其多樣的氣候和環境條件。每個縣都擁有獨特的花卉群落,反映了當地環境、地質歷史以及人類文化習俗的持久影響。
幾千年來,這些花卉深深影響著日本文化。它們出現在最古老的詩集中,激發了從繪畫到紡織品設計等各種傳統藝術的靈感,以構成日本人時間觀念的方式標記著季節的更迭,並體現了日本思想的核心美學和哲學理念。花見(hanami)的習俗吸引了數百萬國內外遊客。鳶尾花、菊花、牡丹以及無數其他本土花卉,構成了歷經數百年精雕細琢的園林設計傳統。每個季節的花卉變化——梅花預示著冬末的到來,櫻花慶祝春天的到來,鳶尾花標誌著初夏,灌木三葉草象徵著秋天——共同構成了深深植根於文化意識中的花卉日曆。
保護挑戰
棲地喪失與破碎化日本國土面積狹小,人口稠密,給自然棲息地帶來了巨大壓力。城市擴張,尤其是在低地和沿海地區,已經摧毀了大片自然植被。農業集約化發展改變了草原、濕地和森林邊緣的面貌。道路、水壩、海岸工程等基礎建設,使僅存的棲地支離破碎。分佈範圍有限的物種,尤其是島嶼和山區特有物種,在其有限的棲息地遭到破壞或退化時,將面臨生存威脅。
放棄傳統土地管理矛盾的是,傳統農業和林業的衰落威脅著那些在受人類影響的景觀中進化的物種。許多草原物種,包括眾多的百合、龍膽和其他艷麗的野花,都依賴於定期的焚燒或割草,而這些焚燒或割草在歷史上曾被用來維持草原的茅草、飼料和燃料。隨著農村人口的老化和減少,這些做法停止了,導致灌木叢的演替,遮蔽了草原上的特有物種。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日本失去了90%以上的半天然草原,草原植物群落遭到嚴重破壞。
過度收藏許多美麗的本土花卉面臨採集壓力,無論是用於園藝、傳統醫藥或單純採摘。百合、蘭花、龍膽和報春花在可採摘地區的數量都大幅下降。雖然法律保護許多珍稀物種,但執法卻舉步維艱,即使是受保護的族群也面臨偷獵。一些物種雖然可以透過苗圃繁殖獲得,但仍被從野外採集,這是由於人們錯誤地認為野生植物更優質。
鹿瀏覽隨著狩獵活動的減少和天敵的消失,日本大部分地區的梅花鹿族群數量激增。梅花鹿的啃食破壞了森林和高山植被的下層植被,百合和蘭花等一些可口的植物尤其受到影響。整個植物群落正在被改變,抗鹿物種取代了原本更多樣化的原有植物群落。
氣候變遷氣溫升高會影響物候學(開花時間),如果花朵與傳粉媒介對溫度訊號的反應不同,可能會破壞它們之間的關係。高山和北方物種面臨的風險最大——它們無法向北遷移到北海道以外的地方,也無法越過山頂向上遷移。許多高山特有物種在特定山脈上孤立進化,隨著環境條件變得不適合,它們面臨滅絕的風險。海平面上升威脅著沿海族群和島嶼特有物種。
入侵種外來植物有時會勝過本地植物,尤其是在受干擾的棲息地。為園藝或侵蝕控製而引進的物種已經歸化,並在某些地區迅速蔓延。雖然日本本身也向其他地區貢獻了入侵物種(例如北美的日本虎杖、葛藤和野薔薇),但它在國內也面臨入侵壓力。
保護工作和成功案例
儘管面臨這些挑戰,日本仍透過大量的保育工作來保護其花卉遺產:
保護區網絡日本建立了廣泛的國家公園、準國家公園、縣級自然公園、自然保護區和野生動物保護區體系,涵蓋約20%的國土面積。這些保護區保護著從亞北極到亞熱帶、從沿海到高山的各種生態系統。包括屋久島、知床等在內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為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提供了額外的保護。
特定物種保育計劃植物園、大學和保育組織維護珍稀瀕危物種的遷地保護,以防止物種滅絕。種子庫保存遺傳物質。重新引入計畫已成功將一些物種恢復到受保護的棲息地。監測計畫追蹤族群趨勢並發現新出現的問題。
草原恢復對草原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認知促使人們進行復原工作。控制性焚燒計畫將火重新引入雜草叢生的草原,使適應火災的物種受益。一些地區採用放牧管理來維持開放的環境。這些工作通常將保護與文化保護相結合,維護傳統習俗和景觀。
法律保護日本法律保護珍稀瀕危物種,未經授權的採集、破壞或貿易均屬違法行為。執法力度不斷加強,公眾意識宣傳活動也不斷普及保護知識。包括《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在內的國際協定對瀕危物種貿易進行監管。
社區保護當地社區日益將本土植物視為文化和經濟資產。以季節性花卉展示為重點的生態旅遊能夠創造收入,支持保育工作。慶祝花季(梅花、櫻花、杜鵑花、鳶尾花、菊花)的傳統節日在支持棲息地保護的同時,也維繫了文化聯繫。社區志工參與棲息地的修復和監測。
植物園與教育日本各地有超過100個植物園,負責保存藏品、進行研究、繁殖稀有物種並進行公眾教育。許多植物園專注於區域性植物,保存著包括稀有瀕危物種在內的本地植物標本。植物園為野生棲息地遭到破壞的物種提供庇護,並為修復計畫提供繁殖材料。
栽培與園藝在園林中廣泛栽培本土物種,既能減輕野生族群的採集壓力,又能維持異地遺傳多樣性。日本精湛的園藝傳統孕育了數千種菊花、牽牛花、報春花和其他本土植物,展現了其對植物的深厚文化欣賞,如今這種欣賞也為植物保護提供了支持。本土植物園藝運動促進了本土物種的使用,創建了棲息地走廊,並減少了對外來觀賞植物的需求。
文化層面
日本本土花卉的保護不僅限於生物保護,也涵蓋文化遺產。這些植物與日本文化密不可分,深植於構成日本人生活的語言、文學、藝術、宗教和節慶。
花見與四季賞花賞櫻花(hanami)或許是世界上最成熟的文化習俗,它頌揚著轉瞬即逝的自然之美。這種習俗也延伸至其他花卉,例如梅花(ume)、紫藤(fuji)、菖蒲(shobu)、繡球花(ajisai)、萩(hagi)和紅葉(momiji)。這些傳統不僅為植物保護創造了經濟動力,也培養了人們與本土植物之間深厚的情感連結。
傳統藝術本土花卉隨處可見於日本藝術領域-繪畫、紡織品設計、漆器、陶瓷、金屬製品、庭園設計等等。一些特定的花卉具有像徵意義:櫻花象徵著轉瞬即逝的美麗和新生;菊花象徵著長壽和皇室;梅花象徵著堅韌;松、竹、梅合稱為“歲寒三友”,象徵著堅貞不渝。
詩歌與文學自萬葉集(8世紀)以來,日本詩歌中充斥著植物的象徵,特定的花朵象徵著季節,並喚起特定的情感或概念。理解古典文學需要了解植物的象徵意義和季節的關聯。這項文學傳統至今仍影響著現代日本詩歌和流行文化。
花園和景觀設計日本園林傳統歷經1500多年的精雕細琢,將本土植物融入精緻的構圖之中,營造出理想化的自然景觀。園林保留了傳統的栽培品種和種植技術,在城市環境中維護了本土植物的棲息地,並傳承了植物栽培和欣賞的知識。寺廟和神社的花園通常種植著百年歷史的山茶花、櫻花和其他本土植物。
傳統醫藥和食品許多本土植物都有傳統的藥用或食用用途,這創造了文化連結和經濟價值,有助於保護。例如,白屈菜(Futterbur)的嫩芽可用作春季蔬菜,百合球莖可用作飢荒食物,龍膽根可用作傳統藥物,菊花葉可用於沙拉——這些用途不僅關乎純粹的審美欣賞,也與本土植物保持著實際聯繫。
區域特徵和特有物種
各縣的本土植物構成了地方特色。當地特有的物種、適應當地環境的品種以及獨特的族群,共同構成了與文化多樣性相輔相成的植物多樣性。各縣官方認可的縣花(郡花)體現了當地對本土植物的自豪感,並成為透過文化聯繫支持植物保護的象徵。
島嶼族群——無論是在小笠原群島、伊豆群島、隱岐群島、五島群島或琉球群島等偏遠島嶼,或是擁有獨特區域植物群落的主要島嶼——都展現了創造生物多樣性的演化過程。這些族群通常表現出遺傳分化,代表著獨特的進化譜系。伊豆百合、屋久島杜鵑花以及各種沖繩物種等島嶼特有物種體現了不可取代的遺傳多樣性。
山地特有物種——僅限於特定山脈或個別山峰的物種——在冰河時代及其間的溫暖時期,隨著環境變化而孤立地進化。它們代表進化實驗,每個山脈的獨特環境選擇特定的適應性。白山、伊吹山、早池峰山以及其他數十座山峰的特有物種代表著地球上其他地方獨有的植物寶藏。
展望未來:挑戰與機遇
日本本土花卉的未來取決於未來幾十年所做的決定:
氣候適應保護策略必須考慮不斷變化的環境條件。某些物種可能需要輔助遷徙,當原有棲息地變得不再適宜時,將族群遷移到新的適宜區域。保護區網絡可能需要擴展,以創建氣候走廊,使物種能夠追蹤不斷變化的環境條件。必須保護遺傳多樣性,為適應環境提供原料。
景觀尺度的保護事實證明,保護單一保護區是不夠的;保護需要採取景觀層面的措施,連接保護區,維護棲息地廊道,並管理核心保護區之間的矩陣景觀,以支持生物多樣性。這需要跨轄區合作,並將保護與農業、林業和城市規劃結合。
恢復生態學除了保護現有棲息地外,退化地塊的恢復還可以擴大瀕危物種的範圍。草原復育、濕地修復、森林復育和生態系野化可以重建棲息地,同時讓社區參與保育行動。傳統生態知識為恢復方法提供了指導。
永續利用與其完全禁止人類使用,不如在嚴格監管的情況下,可持續地採伐某些物種(用於傳統醫藥、食品或園藝)。栽培傳統用途的物種可以減少野生採集壓力,同時保留文化習俗。以社區為基礎、能夠惠及當地居民的保護措施,可能比單純的保護性措施更具永續性。
都市保護超過90%的日本人居住在城市地區,城市保護變得至關重要。城市中的本土植物園、綠色屋頂、行道樹、公園和綠道不僅能創造棲息地,也能將城市居民與本土植物連結起來。學校花園、社區花園和住宅景觀利用本土植物,為生物多樣性奠定了基礎,同時也能讓人們了解當地的植物。
教育與參與長期保護需要公眾的理解和支持。關於本土植物及其生態、文化意義和保育需求的教育應該從兒童時期開始。公民科學計畫鼓勵志工參與監測、數據收集和棲息地修復。自然旅遊在培養欣賞能力的同時,也為保育工作提供了經濟誘因。
融合傳統知識與科學知識傳統生態知識是數百年來與當地環境密切互動累積起來的,是科學生態學的補充。傳統的管理實踐——控制燃燒、選擇性砍伐、季節性採伐——往往被證明有利於生物多樣性。將傳統知識與現代科學結合,可以實現更有效的保護。
本土植物的不可替代的價值
日本的本土花卉代表:
生物多樣性每個物種都體現著獨特的進化譜系,這是一套經過數百萬年不斷完善的適應性體系。滅絕將永遠消除這些應對環境挑戰的解決方案,而這些方案或許在不可預測的未來發揮重要作用。
生態系功能:本地植物提供的服務包括授粉支持、土壤穩定、水過濾、碳封存以及野生動物棲息地。它們構成了為人類社會提供基本服務的生態系統的基礎。
遺傳資源:野生族群蘊含的遺傳多樣性對作物改良、醫藥、園藝和其他應用具有潛在價值。來自本地植物的藥用化合物可能提供藥物線索。抗逆基因可能有助於培育適應氣候變遷的作物。
文化遺產:這些花已深深融入日本文化,以至於它們的消失將使文化生活變得貧乏。四季的賞花、藝術和文學中的象徵意義,以及傳統花園中體現的美學原則——所有這些都依賴本土植物。
審美之美:野花的內在美——從報春花精緻的流蘇花瓣到金百合壯觀的金色光芒,從高山龍膽的純藍色到秋天灌木三葉草的鮮紅色——豐富了人類的體驗並提供了精神食糧。
科學知識:研究物種如何適應日本多樣化的自然環境,有助於深入了解全球範圍內的演化、生態和適應性問題。島嶼和孤立山脈上的特有物種為研究演化過程提供了天然的實驗室。
道德責任:繼承了這份花卉遺產,當代有責任為子孫後代守護它。這些物種歷經數百萬年進化,創造了日本非凡的植物多樣性,無論人類的功用如何,它們本身都值得保護。
從北海道融雪的蝦夷杜鵑到沖繩的亞熱帶百合,從日本阿爾卑斯山的高山虎耳草到太平洋沿岸的海岸玫瑰,日本本土花卉代表著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溫帶植物群之一。由於日本群島的緯度跨度、海拔高度、多樣的地質條件、海洋的影響以及與世隔絕的地理位置,日本的本土花卉呈現出非凡的多樣性,並孕育了數千個物種的進化,其中許多物種在地球上其他地方都找不到。
這些花卉不僅是生物個體,更是塑造日本認同和意識的文化符號、美感概念、季節標記和象徵。本土植物透過園藝傳統、節慶慶典、藝術表達、文學象徵以及對自然之美的日常欣賞,融入文化生活,體現了人類與植物世界最複雜的關係之一。
然而,這些遺產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包括棲息地喪失、氣候變遷、物種入侵以及傳統土地管理方式的顛覆。許多物種數量急劇下降,有些甚至瀕臨滅絕。子孫後代能否欣賞到山林中金光百合的絢麗,能否欣賞到高山杜鵑將火山坡地染成色彩斑斕的奇觀,能否欣賞到林間報春花在春溪旁綻放的淡雅,都取決於現在採取的保護行動。
保護日本本土花卉需要各級各方的共同努力——從國際協議、國家政策到各縣的保護項目,再到個人對園林植物的選擇和對保護的支持。這需要在保護與永續利用之間取得平衡,融合傳統知識和科學知識,讓社區參與保護,並維護既能維持人類生計又能支撐生物多樣性的景觀。
每年春天,盛開在日本山林、濕地和草原上的花朵——歷經數百萬年進化的產物,是自然選擇精煉之美的化身,也是歷經數百年積累的文化意義的載體——值得保護,不僅因為它們為人類提供了寶貴的資源,也因為它們自身的內在價值。它們代表著生命肌理中不可取代的脈絡,是生命鏈中的紐帶,這些紐帶貫穿著深邃的時光,延伸至未知的未來。
保護日本原生花卉,我們不僅保護了植物的多樣性,也保護了文化遺產、美學之美、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以及子孫後代有機會在原生地體驗到自然之美的奇妙。這些花卉——冰河時期的倖存者,島嶼和山脈的適應者,火山荒原的拓殖者——值得我們尊重、研究、欣賞和保護。它們是日本獻給世界和未來的花卉禮物,是一份鮮活的遺產,豐富著所有邂逅它的人們。